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识药 > 用药常识

冬季咳嗽不断,掌握三个基础方,解决寒咳、热咳、燥咳,学会了全家受益

时间:2022-12-24人气:作者: 中国中药杂志

作者 | LEON 




随着气温降低,空气逐渐干燥,又到了咳嗽声此起彼伏的季节,尤其是在目前疫情仍未结束的特殊时期,在公共场合咳嗽难免会有些心理负担,但是咳嗽怎么忍都忍不住,可以说是非常糟心了。


部分细心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咳嗽还不完全一样,有时候只是干咳,有时咳嗽带痰,而且痰的颜色时黄时白,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来给大家揭开外感咳嗽之谜。



咳嗽与肺



咳嗽与肺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们的印象中,肺最大的功能便是呼吸,在中医理论中亦是如此,肺主气,主管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


因此便有了“肺为华盖”的说法,且“肺朝百脉,主治节”,全身的血液都会经过经脉会聚于肺,使得肺具有调理呼吸运动以及全身气血运行的功能。


此外,肺气还具有宣发肃降功能,而这与咳嗽的产生具有最直接的关系。


宣发是指肺气能够在体内向上、向外周布散,这使肺可以呼出体内的废气,帮助脾向上运送水和营养并使卫气布散在体表,温养皮肤,管理皮肤毛孔开合,排出汗液。



肃降是指肺气能够在体内向下、向内部布散,使肺可以吸入自然界的气体,帮助脾向下运送水和营养并帮助体内的废水输注到膀胱,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总而言之,宣发肃降,一升一降,帮助我们的身体完成了气体交换,水液营养运输以及废液排出三方面的工作。


当肺受到外邪侵袭的时候,而外邪入侵,首先会从皮毛进入,肺主皮毛,邪气继而首先侵犯肺脏,引起宣发肃降功能异常,而肺脏为了祛除外来邪气,会使肺气上逆,冲击声门,导致咳嗽。


那究竟是什么样的邪气会侵犯到肺呢?《河间六书·咳嗽论》中提到“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而风邪,为外感邪气之首、百病之长,常常与其他外邪一起侵犯人体,咳嗽一病中,寒、热、燥邪通常与风邪一起致病。


至此,前文中咳嗽的不同表现就得到了解释。



咳嗽的辨证



有痰、无痰、黄痰、白痰,为什么同样是咳嗽,表现却不大一样?正是侵犯肺部的邪气性质不一样,导致了症状表现的差异。


而这三种不同的咳嗽症状,便是外感咳嗽对应三种证型的代表症状。


当风寒邪气侵犯肺部时,通常表现为咳白稀痰,咳嗽声重,可以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恶寒发热,无汗,此类咳嗽常常在受凉后出现。


若是风热邪气侵犯肺部,则表现为咳痰粘稠色黄,咳嗽剧烈而频繁,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可以伴有流黄鼻涕,发热,口渴。


而当风燥邪气侵犯肺部时,一般可以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喉干燥疼痛,口鼻干燥,通常见于夏末秋初或深秋这两个湿润度降低、干燥的时间段。


中医理论讲究辨证论治,虽然都是咳嗽,但是根据不同的病邪与证型,我们有不同的方药来进行对证治疗。



风寒袭肺型



对于风寒袭肺型,可以使用三拗汤合止嗽散治疗


三拗汤


三拗汤,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麻黄、杏仁、甘草、生姜组成,具有宣肺散寒解表的功效。


“三拗汤”中的“拗”,是违逆不顺的意思,“三拗”指三味药都违背了常规方法而使用。


指麻黄不去根、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炙而生用。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杏仁善降肺气;甘草不炙,有清热解毒之效,三药相配,共同疏风宣肺散寒,止咳平喘息。


止嗽散


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由桔梗、荆芥、紫苑、百部、白前、陈皮、甘草组成,具有疏风润肺的功效。


止嗽散被称为“治咳嗽通剂”,以苦辛温润平和之剂,治疗“诸般咳嗽”,《医学心悟》中认为,肺为娇脏,用药不应当过散、过温或过寒,所以制出了温润平和的止嗽散,止嗽散随症加减,可以治疗多种咳嗽。


方中紫苑、百部味苦而温润,入肺经,能够理肺止嗽,下气化痰,为君药;桔梗善宣肺气而化痰,白前善降肺气而祛痰止咳,共为臣药以助君药宣降肺气,止咳化痰;


陈皮理气化痰,荆芥疏风解表,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与桔梗一同利咽止咳,为使药。


二方合用,前方以宣肺散寒为主,后方以疏风润肺为主,共同治疗风寒咳嗽。



风热犯肺型



对于风热犯肺,可以采用桑菊饮进行治疗。


桑菊饮,出自《温病条辨》,有“辛凉轻剂”之称。原文记载“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桑菊饮由桑叶、菊花、苦杏仁、连翘、薄荷、桔梗、芦根、甘草组成,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的功效。


其中桑叶能够清透肺部之热,菊华于秋,味芬芳,能够清散上焦风热,二者共为君药,由具有辛凉性味的薄荷、苦寒的连翘、助肺气宣肃的桔梗杏仁共为臣药,辅助桑叶与菊花祛邪,并调理肺气以达止咳的目的。


其中连翘辛寒,芦根甘寒,清上焦热又能生津止渴,共为佐药,甘草润肺止咳,调和诸药。


风燥伤肺型



对于风燥伤肺型咳嗽,可以用桑杏汤来治疗。

桑杏汤,出自《温病条辨》,“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由桑叶、苦杏仁、北沙参、浙贝母、淡豆豉、栀子、梨皮组成。


其中桑叶清肺止咳,清宣肺气以解表,杏仁擅长降肺气,润燥止咳,二者共为君药;豆豉被称为“解表之润剂”,能够帮助桑叶解表透邪;


浙贝母清热化痰,沙参润肺止咳,三者共为臣药;栀子能够清肺热,梨皮性凉能够润肺止咳化痰,二者共为佐药,以轻宣凉润,清肺止咳。


在现阶段疫情反复的特殊时期,对于咳嗽这种敏感病症我们一定要加强预防。


外感咳嗽通常是在不慎受凉之后突然发生,因此预防咳嗽首要的是注意保暖,尤其是在换季易着凉的时候及时添衣,避免受寒;


二是在饮食上要注意不吃过于油腻和辛辣、过咸的食物,以减少对身体的负担与刺激;再者就是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壮身体提高免疫力,多呼吸外界新鲜空气,勤通风。


肺喜润恶燥,在饮食上我们可以多喝水并选择一些润肺的食物,比如雪梨、银耳、白萝卜等。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个在家也可以做的养阴润肺的药膳:五汁膏


我们需要准备梨汁300g、白萝卜汁300g、姜汁150g、牛奶150g、蜂蜜150g,首先将梨、白萝卜、生姜去皮、切块后榨汁,并倒入锅中,先以大火,再以小火熬成膏,途中撇去浮沫,待膏体滴落成珠即可关火装瓶。



好文:

自汗流的仅仅是水?这些都是身体的身体的精华,这个方子帮你锁住精华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中医药知识
文章内容仅供思路参考,不代表本刊观点,非中医药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投稿:cjcmmxinmeiti@126.com(邮箱)、chunfeng52566(微信);商务合作tcmrun(微信)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