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可以常吃这些食药同源的中药材,顺时养生,补足根本
时间:2022-12-20人气:作者: 中国中药杂志
《黄帝内经》中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现如今,冬天终于来了,在这个阳气潜藏,万物静多动少,适宜养精蓄锐的时节,咱们人也要顺应自然,藏精纳气。如果选择现在进补,更容易吸收运化,转化为自身的精气,被肾收藏起来,为来年春天新一轮的生发提供能量储备;冬天补得好,来年体质会有很大提升。冬季适宜温补,大家可以吃一些枸杞、山药、黑芝麻、大枣、黑豆等食材,这些都属于食药物质类中药材。中医认为食物与药物都属于天然产品。很多中药既是药物也是食物,难以截然分开。中医经常单纯使用食物或药物或食药结合进行营养保健,这也是中医饮食保健的一大特点。“食药同源”是根植于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宝贵理念,与目前全球食品、药品互相渗透的大趋势相吻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居民健康情况的发展变化,大家对于自身保健养生的关注和投入快速增加,规模巨大的大健康产业应运而生。各相关部门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促进“食药同源”相关产业发展;并从产业经济发展角度,明确提出“加强食药同源食品开发和应用、推进现代食品加工工业与传统食养产品相结合,形成一批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较大的食养产品”的发展要求。与此同时,当前中药材生产在单纯药用领域的数量需求已趋于饱和,转向对药材质量的提升,但多年来中药材栽培作为助力地方扶贫重要措施所形成的巨大产能仍需消化。为此,相关部门结合公众对健康养生食材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响应地方产业发展的要求,也提出要加速食药物质目录增补修订,促进符合要求中药材在食品、保健品领域的发展应用。在这种背景下,黄芪、灵芝、铁皮石斛、杜仲叶等多个品种近来已被纳入食药物质试点工作。在此值得关注的是,当前食药物质类中药材在品质需求、生产加工方式、监管政策等各方面,已在食用、药用不同方向的实际生产应用中逐渐形成了各自差异化诉求。但由于当前此类药材尚未能根据不同需求特点实现分化发展,导致以传统药用目的生产的药材不能很好适应食用的需求;而以食用为目的的生产又往往无法满足药用质量要求,且未加区分的大规模食、药两用类中药材的生产流通还会对药用品市场形成干扰。这里要给大家推荐本刊24期发表的特别关注《食药物质类中药材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分化发展思路分析》,由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的郭兰萍研究员团队(一作:吕朝耕)撰写。作者针对上文出现的问题提出应及时从差异性质量标准和药材生产过程各关键环节着手,通过差异化技术规范制定等措施,促进食药物质类中药材在食、药不同方向的分化发展,以更好满足食用市场需求,并严格保障药用方向质量,为此类中药材品种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该文探讨提出促进食用、药用中药材各环节分化发展建议,为促进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本期封面以食药物质类中药材的代表——山楂为元素,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太极的元素来体现药食同源的内涵,如果喜欢还请点赞转发再看哦~
欲了解最新最快的研究成果,可点击“阅读原文”在中国知网下载浏览更多24期文章。购买杂志请发邮件至:cjcmm2006@188.com文章内容仅供思路参考,不代表本刊观点,非中医药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创投稿:cjcmmxinmeiti@126.com(邮箱)、chunfeng52566(微信);商务合作tcmrun(微信)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