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生当如风 编辑 | 春风 审核 | 小也
最近有很多人变成“羊”了,除了“喉咙吞刀片”“鼻孔堵水泥”等“酷刑”,最令人头大的就是咳嗽,不仅自己难受,还会向周围的人“放毒”。有的人可能几天就痊愈了,有的人可能十几天甚至几个月都迁延不愈,因此掌握咳嗽的治疗十分重要。那么针对“羊羊”们而言,咳嗽的辨治技巧及常见类型有哪些呢?又有哪些中成药可以选用呢?
要想治好咳嗽,首先要分清外感咳嗽还是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往往是由于外感邪气侵犯导致的,多伴有感冒的症状,比如怕冷,发热,鼻塞,流鼻涕,头身疼痛等;而内伤咳嗽多为脏腑功能失调导致,一般持续很长时间,十几天甚至几年,不会伴有感冒的症状,但是会伴有一些看似与肺脏无关的症状。外感咳嗽以祛外邪利肺为主,内伤咳嗽在祛内邪的同时,又要顾及是否有脏腑的虚损等。在咳嗽的治疗中,除了要辨明外感内伤之外,还要辨别出病邪的性质,有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东西,那就是痰液。痰液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导致咳嗽发生的邪气性质,是寒是热,是湿是燥。把握住痰液常常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寒痰和热痰是一对,寒痰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所以颜色多为白色,寒冷没有热时,身体各种水份保持的比较足,所以常常质地清稀,并且量很多;热痰则与寒痰恰恰相反,像把东西烧成焦黄色一样,颜色多为黄色,甚至会有血丝,热量较多导致各种水液都浓缩,因此多黏稠。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食物长时间闷在热的地方,就会有味道,所以痰液多有腥味;湿痰和燥痰是一对,湿痰颜色多为白痰,湿给人的感觉是湿润,故黏腻稠厚,量多,有点甜的味道;燥痰的颜色可以是白色,也可以是黄色,甚至会有血丝,燥给人一种干燥的感觉,所以特点是黏连成丝,量比较少,难以咳出。如果将上述两个内容分辨清楚了,咳嗽的诊断就掌握了一大半。在此基础上学习咳嗽的辨证论治,就会感觉非常容易了。
临床表现可以粗略地归纳为咳嗽为主,伴有风寒感冒的症状。
咳嗽时声音多重、多急,痰色稀白、量多,伴有鼻塞流清涕、头身疼痛、怕冷发热、不出汗等风寒感冒的表现。此时一方面应该疏风散寒,把导致咳嗽的因素去除,另一方面还要宣肺止咳,恢复肺宣发肃降的生理功能。另外还要兼顾化痰。
麻黄6克、苦杏仁10克、甘草10克、桔梗10克、荆芥10克、紫菀12克、百部12克、白前10克、陈皮10克,水煎服。
临床表现可以粗略地归纳为咳嗽为主,伴有风热感冒的症状。
剧烈、频繁咳嗽,痰液黏稠、颜色偏黄,伴有鼻塞流黄鼻涕,口干口渴,咽痛,怕风,发热等风热感冒的表现。舌质多红,苔多薄黄,脉多浮数。此时一方面去除咳嗽发病的原因,即疏风清热,另一方面要恢复肺的生理特性,即宣肺止咳,另外还要化痰。此时可以用桑菊饮加减。
桑叶10克,菊花10克,苦杏仁10克,连翘10克,薄荷6克(后下),桔梗10克,甘草10克,芦根15克,水煎服。
临床表现可以粗略地概括为,和风寒袭肺的咳嗽有些相似,但没有风寒感冒的症状。咳嗽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多由于自觉咽中有痰而咳嗽,因而痰咳出之后会缓解,咳嗽的声音多重浊。痰量比较多,颜色为白色,质黏腻或稠而成块。多会伴有不想吃饭、胃部不适、神疲乏力、大便粘等脾虚湿盛的症状。舌多淡红,可有齿痕,苔多白腻,脉濡滑。此时多在祛痰止咳的基础上,配伍健脾祛湿的药物,以从根本上杜绝痰的产生。此时可以用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甘草10克、紫苏子12克、白芥子12克、莱菔子12克,水煎服。
临床表现可以概括为和肺热袭肺的表现相似,但没有风热感冒的症状。具体表现为:咳嗽时声响比较大,有的人咽喉中可以听痰声。痰的颜色多为黄色,有时会有血丝,质地黏稠,不太好咳出,有时会有腥味。多会伴有脸红,发热,口干,容易上火,小便灼热、大便干燥等症状,舌色多为红色,苔黄厚腻,脉滑。此时多在清热祛痰止咳的基础上,配伍健脾祛湿的药物,以杜绝痰的产生。可以选用清金化痰汤加减。
黄芩10克、栀子10克、知母10克、桑白皮12克、瓜蒌仁12克、浙贝母10克、麦门冬10克、橘红12克、茯苓10克、桔梗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
选用橘红丸、止咳川贝枇杷滴丸、清肺消炎丸、清金止嗽化痰丸、清肺抑火片等药物治疗。
临床表现可以大致用“干”字概括。具体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颜色为白色,可能带有血丝,咳嗽的声音多短而急促,伴有咽干咽哑,口舌干燥,午后发热,盗汗,神疲乏力,大便干燥等,舌多红,苔少,脉多细数。此时需要养阴清肺,润肺止咳。可以选用沙参麦冬汤加减。北沙参12克、玉竹12克、甘草10克、桑叶10克、麦冬12克、白扁豆10克、天花粉12克,水煎服。1.咳嗽是人体向外排邪的病理反应,治疗时要注重辨清咳嗽的病因,不能单纯使用敛肺镇咳的药物,否则可能会耽误病情;2.咳嗽痰多的患者,应该尽量将痰排出,长期卧床的患者可以翻身拍背促进痰液的咳出;3.咳嗽期间应避免使用油腻、辛辣、海鲜等刺激性食物,饮食清淡,戒烟戒酒;4.中成药的使用、尤其是几种中成药同时使用以及中西药物同时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病情。长按扫码添加编辑微信(chunfeng52566)
备注“进群”与众多朋友交流中医药
好文推荐:
通经络、健脾胃,体内痰湿一扫光,这么厉害的方子你居然还不知道?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李可老中医鼎力推荐,中医基础入门,中医的灵魂书。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文章内容仅供思路参考,不代表本刊观点,非中医药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创投稿:cjcmmxinmeiti@126.com(邮箱)、chunfeng52566(微信);商务合作tcmrun(微信)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