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药市分析

2025年中药材市场:低价、过剩、薄利—中药材种植进入

时间:2025-02-27人气:作者: 高久恒说药材


2024年中药材市场以"暴跌"收尾,库存高企、需求疲软、价格倒挂成为行业关键词。进入2025年,看似春寒渐退的采购回暖背后,种植端却暗藏更大危机——种植面积持续高位、技术风险加剧、产能过剩难解。无数药农正站在"种或不种"的十字路口,一步踏错可能血本无归。

一、2025年中药材种植三大风险预警

1. 市场寒冬未退:供大于求成定局

数据触目惊心:中国中药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药材流通库存同比激增35%,而需求端仅增长6%,供需剪刀差持续扩大。

价格"跌跌不休":党参、当归等大宗品种价格较2020年腰斩,2025年仍处下行周期,种植收益逼近成本线。

国际竞争冲击:东南亚低成本药材进口量激增30%,本土药材议价权进一步削弱。

2. 种植过热埋雷:跟风扩产=自断生路

籽种市场陷阱:虽然籽种价格普降20%-30%,但商家借政策补贴炒作种植概念,多地出现"百亩连片"盲目扩张。

产能过剩加剧:预计2025年中药材种植面积将突破4500万亩,产能过剩率或达40%,亏损面或扩大至60%以上。

历史教训惨痛:2022年盲目扩种金银花导致2万亩滞销烂地,2025年或重演悲剧。

3. 技术+气候双杀:减产绝收风险飙升

极端天气常态化:厄尔尼诺致旱涝灾害频发,多个长周期品种自然生长期缩短15%-20%,品质合格率骤降。

技术门槛被低估:家种技术+、病虫害防控等关键技术普及不足,散户种植失败率超50%。

政策监管趋严:2025版《中国药典》农残检测标准升级,粗放种植面临"种得出卖不掉"困局。

二、破局之道:2025年中药材种植"求生指南"

1. 拒绝赌博式种植:三个"绝不"守底线

绝不追高:警惕资本炒作品种(如近期暴涨的猫爪草等),选择需求稳定的大宗类药材品种以及价位相对不高的中小品种。

绝不跟风:不扎堆种植,避开红区过剩品种。

绝不贪大:散户控制面积,以"精种精管"取代规模化粗放经营。

2. 绑定产业链:订单种植是唯一安全绳

锁定销售渠道:与药企共建GAP基地,签订订单种植收购协议。

全程溯源增值:接入区块链溯源系统,优质药材溢价空间可达30%。

抱团取暖:加入合作社共享技术、农机、仓储资源,降低个体风险。

3. 技术武装到牙齿:向科技要生存

数字化种植:引入土壤传感器、无人机植保,降低气候灾害损失率。

品种迭代:优先种植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错峰上市:通过设施农业调节采收期,规避集中上市价格踩踏。

4. 政策红利抓准:三张"护身符"

紧贴GAP认证:2025年100%中成药企业要求原料来自GAP基地,认证基地药材溢价15%以上。

抢滩溯源补贴:农业农村部对全程溯源种植户每亩补贴最高500元。

活用保险工具:投保中药材气象指数保险,绝收可获80%成本赔付。

三、2025年中药材种植终极预判

洗牌加速:70%散户将退出市场,专业化、订单化种植成主流。

品质定生死:农残超标、含量不足的药材将被直接淘汰,优质优价差距将持续拉大。

区域分化:云贵川道地药材区抗风险力强,华北平原种植区或现抛荒潮。

2025年中药材种植不是不能种,而是必须带着"生死状"去种。唯有绑定订单、死磕品质、活用政策,方能在行业大洗牌中存活。记住:这个寒冬里,活下来比赚快钱更重要。


注:部分信息来自中药材天地网,药通网及网络看法等,由高久恒说药材综合整理。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喜勿喷。价格单位若无特别注明,均为公斤价。中药材产供销(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运营请认准:高久恒说药材,将带您了解更多中药材产业链知识。



百花农品-最具性价比的中药材线上平价商城,让更多的人用到实惠的真药材。购买中药材请认准百花农品,价格、质量很接地气哦!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