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药市分析

2023年第一季度涨价药材排行榜

时间:2023-04-05人气:作者: 药通网

2023年第一季度涨价品种依然不少,涨幅较大的有紫菀,从25元飙升至75元以上;小品种鸦胆子从10元涨至28元左右;沙苑子再次发力上扬。以下是具体行情变化分析:

1、紫菀(安徽产水洗):25-75元,涨幅200%

点评:2023年第一季度正值紫菀产新,迎着产新价格强劲上扬,短期内从25元飞奔至75元以上,优质货达90元左右。


近几年紫菀价格一直在16元上下波动,药农种植热情不高不低,加上干旱洪涝灾害减产,有商看到这一利好积极买进,拉动价格强势上扬。

紫菀生长周期为一年,高价势必刺激种植面积扩大,不过,在2023年冬季产新前,其价格仍有望在高价位运行。

2、鸦胆(小粒):10-28元,涨幅180%

点评:小品种鸦胆子已在8-10元上下徘徊达6年之久,低价挫伤药农种植积极性,在2023年第一季度价格启动上扬。因该品市场需求量少,少人关注。

3、沙苑子:95-260元,涨幅173.7%

点评:经过市场实际消化后,进入2023年一季度沙苑子价格再次冲高,从上季度的95元高升至260元左右,陈货价格达300元以上。

沙苑子价格不断高升,主要是2021年受水灾减产严重,可供货源显少。预计,高价行情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4、款冬花(甘肃):150-340元,涨幅126.7%

点评:2023年一季度款冬花价格继续高升,从150元涨至340元左右。

款冬花涨价既有多年低价减种减产利好,涨价背后人为因素起着推波助澜作用。

5、白前(水洗):27-55元,涨幅103.7%

点评:2019-2021年白前价格在15元上下徘徊近三年时间,药农种植积极性不高,2021年产新后价格从18元涨至32元左右,2022年在33元上下运行近一年,进入2023年加速上扬,短时间内涨至55元左右。

白前生长周期为1年,生产恢复快,有货者还是见利就收,不要太贪。

6、玄参(河南产统):8-16元,涨幅100%

点评:由于多数药材价格已高,低价品种成为不少商家投资洼地,价格不高的玄参便应运而升。

虽然玄参价格上涨,但是,因留种量不大,大面积扩种不易。预计,短期价格仍有向好趋势。

7、防风(河北产秧播):30-58元,涨幅93.3%

点评:2023年1季度防风价格继续上扬,主要是2022年疫情管控放开后需求增加,消化掉大量的货源。

防风价格高升将刺激药农扩大种植,只是短期内难有大量的货源补充市场,高价行情或将持续。

8、芦根(安徽产大):16-30元,涨幅87.5%

点评:多年来芦根价格较平稳,2022年冬季疫情管控放开后需求猛增,不但拉升了价格,而且消化了多年积压的陈货。

芦根资源丰富,只是采挖费时费工,预计,价格很难跌至从前低价。

9、百合(湖南产小):27-50元,涨幅85.2%

点评:由于2022年百合产新时鲜货多销出做食用,导致干品货源显少,进入2023年在市场实际需求拉动下价格稳中有升。

百合系一年生,因价格上涨药农获得了较高的收益,种植面积将扩大,欲购货者需谨慎。

10、射干(河北产片):120-220元,涨幅83.3%

点评:虽然2022年射干价格涨幅较大,但是,因短期内生产量上不来,进入2023年1季度可供货源显少,有货者惜售并抬高价格。

射干生产恢复需3年时间,预计,短期内仍将在高价运行。

11、甘草(条):18-32元,涨幅77.8%

点评:2023年1季度甘草在上一年涨价基础上继续稳中有升,从18元涨至32元左右。

甘草涨价前经历了多年低价,种植面积减少。虽然甘草涨价药农种植积极性提高,但是,生长期需3-4年,预计,在生产大面积恢复前仍有向好空间。

12、前胡(浙江产信):43-75元,涨幅74.4%

点评:2019-2021年家种前胡在22-28元上下经历了近4年低价,2017年曾涨至75元高价。

由于前胡持续低价4年,药农种植积极性不高,2022年上半年价格回升至30元左右,下半年小幅回升至35元,10月产新后价格进一步上升至40元以上,进入2023年价格步入上升快车道,短期内从43元高升至75元左右。

前胡涨价再次激发药农种植积极性,不过,前胡大面积恢复需两年时间,预计,高价行情有望持续到2024年产新前。

13、知母(安徽产圆片):27-45元,涨幅66.7%

点评:2023年春季知母迎着产新价格强劲上扬,并冲破创历史高价。

知母涨价也是多年低价的厚积薄发,购买人气旺也是涨价的主要因素。知母生产恢复需2年时间,预计,短期内价格仍有望在高价继续运行。

14、2023年一季度,其他涨价的药材

2023年一季度涨价的药材还有:柴胡(芦头1公分)从75元涨至125元,涨幅66.7%;贯众,从12元涨至20元,涨幅66.7%;麦冬(四川产统)从75元涨至125元,涨幅66.7%;白芷(安徽产统)从21元涨至35元,涨幅66.7%;牡丹皮(去皮抽芯90%)从40元涨至65元,涨幅62.5%。

来源|药通网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