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行业资讯

“剂量靠猜、用药靠掰”,儿药如何突破困境

时间:2023-10-07人气:作者: 新康界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红星新闻

近日,多家医院关闭产科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生育率的下降引发一系列问题,从“一家只能一个娃”到“一家只有一个娃”,甚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丁克”,少子化带来如劳动力不足、人口极速老龄化等诸多社会问题。孩子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和发展的源泉,因此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的重要任务。儿童由于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抵抗力较成年人来说较为薄弱,患各种疾病的几率较大,因此儿童用药也成为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关键。

在我国,儿童用药短缺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尽管近年来,由于政策的驱动,在2022年,国家药品审评中心批准了66个儿童用药,创下历史新高,且我国儿童药品的申报量、获批量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儿童用药问题从各方面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品种、剂型、规格开发相对需求不足

零售药店儿药市场增长强劲
呼吸系统及胃肠用药需求量大

根据开思数据显示,除受疫情影响2020年儿药市场出现下滑,均呈现上升态势,且零售终端占比逐渐增大。根据2023H1数据显示,以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为首的品类在零售终端销售占比最大,其次分别为感冒用药、胃肠疾病用药、止咳祛痰类及解热镇痛抗炎类药物。而在等级医院则为感冒用药排居榜首,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止咳去谈类、胃肠疾病用药、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分别位列2-5位。由此可见呼吸系统疾病及胃肠用药等常见病的用药需求量最大。

图1 国内儿童用药市场格局

数据来源:中康开思数据

儿童用药研发积极性不高
多种临床急需剂型及规格依然短缺

儿科用药分布不均,既缺药,缺好药和奇药;又不缺药,同类、重复产品较多,呼吸、消化类药物重度重复。对于一些患病率较低的疾病来说,用药的选择就没这么大了。今年5月,《第四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建议清单》公示,包含29种临床急需的儿童用药,纳入该名单的药物不设置获批时间的限制条件。
2016年国家发布《第一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建议清单》,7年过去了,我们可以看到仅从剂型方面来看,名单上的多数药物依然存在“无人研发”“没有获批”的状态,临床上依然是“无药可用”。研发企业数量不多,缺少研发热情。
表1 第一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建议清单药物剂型研发现状
数据来源:CDE,中康产业研究院整理
拓展领域开发新剂型多规格
综合治疗产品互补打出组合拳
儿童用药的未来研发方向将更加注重“适合”儿童的开发,一个是解决“使用”的问题,一个是解决“适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拓展治疗领域:除了目前主要的呼吸系统、抗感染和消化系统用药,应增加在神经系统、肿瘤、心血管等领域的研发投入。这些领域的儿童用药需求日益增长,同时也可以避免同质化竞争。
多规格开发:针对不同年龄、体重的儿童,开发适合其特定剂量需求的多规格产品。这可以提高用药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满足不同年龄段患儿的需求。
安全性优化:儿童对药物的敏感性与成人不同,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未来的研发应注重提高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包括药物配方的优化、剂型的改进以减少副作用,以及临床监测和评估的加强。
新型剂型开发:儿童对于药物剂型的接受度较低,常常有服药困难的问题。因此,未来的研发可以致力于开发适合儿童的新型剂型,如口溶片、口服液、咀嚼片等,以提高儿童用药的便利性和顺应性。
综合治疗策略:丰富产品组合,未来的研发可以注重综合治疗策略的探索,包括中西医结合、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的综合应用等。通过多种治疗手段的协同作用,提高儿童疾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