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行业资讯

药监局出台政策,严管药品网售乱象!

时间:2023-09-06人气:作者: 药圈网

北京打响互联网诊疗乱象整治第一枪后,湖北进一步加强药品网售监督政策接踵而至,这预示着当前我国线上诊疗与医药电商的生长标签正在由“野蛮”向“合规”转变。

01

坚持线上线下一致性

网售药品迈入强监管时代

为贯彻《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及国家药监局相关通知,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根据实施意见,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将集中在10个方面全面加强药品网络销售的监管。这包括进一步完善药品网络销售监管体系、强化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的监管、加强药品网络销售储存与配送的监管,以及加强监督检查,保障网售药品消费者权益。同时,大力推动建设网售药品安全信用评价体系,提升协同治理能力,建立药品网络销售监测平台,完善监管制度,并注重构建专业的监管队伍。

平台交易方面,将全面实施药品质量安全、药品信息展示、处方审核、处方药实名购买、药品配送追溯等制度,按照规定,第三方平台对入驻的药品网络销售企业资质进行审核把关,建立登记档案,确保持续具备质量安全保证能力;处方药销售主页面、首页面不直接公开展示处方药包装、标签等信息,同时“湖北药品网络销售监测系统”也将与第三方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动态监管第三方平台的网络交易。

值得关注的是,实施意见指出,药品网售监管坚持“线上线下一致性”原则,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监管方式,确保同一药品线上线下的标签说明书一致、注册审批等基本信息一致;同一企业线上线下证照信息一致、服务质量一致。

8月21日,为规范网络诊疗,北京市卫健委牵头组织制定了《北京市互联网诊疗监管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其中规定,“ 医师接诊前需进行实名认证,确保由本人提供诊疗服务。其他人员、人工智能软件等不得冒用、替代医师本人提供诊疗服务”、“处方应由接诊医师本人开具,经药师审核合格后方可生效,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办法》的出台,意味着互联网诊疗乱象整治的第一枪已经响起。

从北京打响互联网诊疗整治第一枪,到23日湖北发布药品网售监管实施意见,有关政策的密集出台,说明无论是药品网售还是互联网诊疗均已迈入了强监管时代。

02

线上医、药乱象频发

头部平台均曾被点名曝光

近年来,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和发展,网上药店、网络医生逐渐兴起,线上服务虽然给大家提供了便利,但各种经营乱象也继之而起。

近期药品监管部门公布的药品网络销售典型案例中,京东、淘宝等头部线上平台均牵涉其中。

2022年5月,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国家药品网络销售监测平台的线索,对京东商城的入驻商家“健安寿大药房旗舰店”进行了检查。审查发现,该店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包括未遵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未按规定销售处方药、未合法购进药品等,货值金额达1.16万元。这些违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五十五条以及《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为此,2022年8月,仙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该店处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1.16万元、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

以上并非孤例。2021年12月,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国家药品网络销售监测平台的线索,对一家淘宝店铺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该店未获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却通过网络销售OTC药品阿胶,货值达1.02万元。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五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随后被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没收违法所得1.02万元、罚款15万元的行政处罚。

不仅药品网售乱象丛生,互联网诊疗也经常遭到群众诟病。

今年8月上海市民王女士向媒体投诉其花费1900元在某线上问诊平台进行图文问诊,“医生挑挑拣拣只回复了4句话”,花高价钱买不到称心的服务,万女士对此十分气愤,“客服表示医生是利用空闲时间线上坐诊,让我多理解,但是我花费高价就是为了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而不是草草的几句话”。

今年5月,微信公众号“上海松江”发布消息称,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学生组成依法治疗小队,起诉互联网医疗平台“丁香医生”违规首诊。虽然,最终该案以和解方式结案,但却暴露了线上诊疗存在的突出问题。据了解,事后杭州、银川等多地卫健委责令“丁香医生”整改,“丁香医生”不仅口头致歉并退还诊疗费用,而且还按要求对部分用户协议进行了调整。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医药电商市场需求预测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为2520亿元,同比增长36.14%。专业人士分析师预测,2023年医药电商市场规模达2852亿元。

今年3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称,截至2022年12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3.63亿,较2021年12月增长6466万,占网民整体的34%。

面对日益庞大的在线问诊用户规模和强劲的医药电商发展势头,线上诊疗与药品网售的各种乱象事件昭示着加强行业监管,驱动互联网涉医药健康、合规经营已经箭在弦上,势在必行。

来源:搜药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