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行业资讯

暴涨的中药材市场,开始“偃旗息鼓”?

时间:2023-07-07人气:作者: 高鹏说草药
  康美中药材网显示,7月5日,中国中药材价格总指数止于2145.8点,比10日前(2023年6月25日)增长了17.17点,上涨幅度为0.81%。上涨品规从59个减少到48个,较上期减少11个,下跌品规翻倍从13个增加到27个,增加14个,涨跌比从4:1下滑到不足2:1。

中药材价格将慢慢回归正轨

(图片来源:制药网)

中药材价格将慢慢回归正轨

从以上数据来看,近期反季节暴涨的中药材市场,已有“偃旗息鼓”迹象,部分品种价格正在回落当中。 

  中药材价格上涨是近年来常见的话题,今年6月份,作为中药材淡季却出现价格反常态暴涨的情况,例如,鹿角霜统货6月的均价为120元/千克,月涨幅达118.18%;当归统货6月的均价为165元/千克,月涨幅达83.33%;党参统货6月的均价为170元/千克,月涨幅达70.00%;僵蚕统货6月的均价为240元/千克,月涨幅达65.51%。 
  彼时不少分析人士认为,此轮涨价潮与资本介入炒作相关,而下游企业的需求量并未大增,因此涨价潮不会持续太久。 
  多省市相关部门也出手释放整顿市场的信号,例如,6月下旬,江苏、广东、亳州三地医药或中药协会均函指出,部分游资或经销商联手,恶意囤积药材,低进高出,使得中药价格出现异常的暴涨。 
  其中,江苏省医药行业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会委员披露的部分中药材异常增长情况报告显示,有超过200个常规品种年涨幅超过50%,100个常规品种年涨幅超过100%,25个常用大宗药材年涨幅超过200%,鸡骨草等个别品种年涨幅甚至达到400-900%。 
  在业内看来,中药已站上了政策的风口,自 2021 年以来,我国连续发布了《" 十四五 " 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等相关政策,从中药创新药的研发和审评审批,中药市场管理、人才培养再到中药集采、医保报销的大力推进,几乎覆盖了中药产业链各个环节,利好中药的发展。 
  同时,疫情以来,普通民众对中医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使用认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消费水平升级,后疫情时代的中药材使用量或增加,资本或许正是看到这些利好蜂拥而至。 
  不过也要看到,价格猛涨的中药材,实际交易量并不同步热闹,呈现出的是中药材交易量少价格却反升的情况。而受药材价格大涨的影响,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普遍会面临更大的生产成本压力。在业内人士看来,除了人为操作以外,近年来中药生产企业还面临新版《中国药典》带来的安全方面的高要求、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带来的集采承压等挑战。 
  而今随着中药材价格慢慢回归正轨,中药材生产端保障能力将得到恢复,对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也将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文章来源:制药网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