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秦怀金,国家药监局副局长赵军宁,国家药典委常务副主任委员邵明立,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陈凯先、饶子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张伯礼、李兰娟等就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将现场讨论的部分中医药热点问题呈现出来,供各位读者学习参考。
01中医药发展环境“前所未有”
政策环境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国家药监局副局长赵军宁现场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强化药品安全监管、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以及促进“三医”协同发展的治理做出新的战略部署。中医药传承创新迎来了新的大发展战略机遇期。
中医药主管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2023年确定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奋进之年。
2023年2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从医疗端的基础设施、人员配备,资源倾斜,以及优势病种的挑选,到全面提高中医药质量,加强中医药疗效研究等方面释放产业利好。
会议现场的多位专家表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大好环境前所未有。
另一方面,后疫情时代,人们的健康需求空前释放,对中医药优质服务需求也日益旺盛。
02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关键问题”
机遇面前,中医药发展也面临不少挑战。此前就有专家对赛柏蓝表示,中医药政策从大环境看都是利好的,但是中药进院、院内生存环境不容乐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秦怀金现场指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困难、挑战和短板:
(一)中医药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突出表现在中医药优质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中西医协同不够、中医中药协同仍需加强;(二)人才科技支撑不够。中医药领域的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高层次人才不足,基层人才缺乏,中医药科技创新仍然是中医药发展的短板;(三)中医药多元价值释放不充分;(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落实仍需做出艰辛的努力。
中国工程院王辰副院长进一步提出,中华民族的中医药是体系保存比较完整和完备的一套体系,而面对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怎么能找准定位、把握方向,是摆在中医药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现场演讲中也提到,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面临几个关键问题。
(一)中药材质量问题。人们普遍认为药材的质量堪忧,现在开始提出无公害中药材;
(二)临床高级别证据不足。中药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但现在“有效”要拿出证据,上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世界要以开放的头脑接受传统医药,而传统医药要被广泛接受依赖于疗效的肯定,其中的关键环节在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三)中医药标准制定基础薄弱。中药走出去关键靠制定标准、标准引领。要引领中药的发展,靠的是标准,但是制定的标准数量还远远不够。一辆汽车的标准有2万项,中医药的标准只有80几项,太少了。当然要加强标准制定、更要加强标准的执行;
(四)中医思维薄弱,人才培养不足。中医的关键在中医思维——包括:天人合一、整体观念、辩证思维、动态求衡。现在“强化中医思维”已经形成共识,如何去培养是一个问题。中药研究一定要突出中医思维,让现代技术为我所用。
03中医药产业的“几大挑战”
张伯礼指出,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密不可分,产业支撑了事业的发展,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的进步,两者是手心手背。近十年来,中医愈发感到中医药产业的重要,“产业给我们提供炮弹、我们来打仗。如果没有炮弹,这个仗怎么打?”
但是中医药产业发展也面临不少挑战。
一、原料药供应矛盾
工信部2021年数据显示,整个中药产业约“6900亿”,其中中药饮片2100亿,但是2022年,83%左右的中药饮片都涨价了。
那么,中药领域供需矛盾如何解决?
1、加强前瞻研判和整体规划,形成相应的大类药材储备机制;
2、从供给来看,要加大药材种养殖研究,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3、从数量和质量上看,在保障供给的基本数量上进一步高质量发展,中药材是中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中药材是中药产业甚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保障;
4、中药材和化学原料不同,中药材需要一定的周期和多种资源保障,不像化学药通过合成实现规模化生产,生产成本低,而中药受到各种资源影响,生产成本较高。因此,需要一些政策上的扶持,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二、中药研发面临技术难题
中药产品研发跟西药有所区别。西药经过化学成份筛选,在基础实验室里合成小分子或大分子,然后再经过体外实验、动物实验、人体实验、临床实验,进入临床应用,基本就可以市场化。
中药研发路径与化学药不同。中药是源于几千年人用经验和临床实践,不是从分子靶点出发——所以,需要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研发技术体系。
同时,中医药链条长、环节多、体系复杂,针对中药的质量安全问题,国家药监局在持续加强中药各环节质量安全监管。
国家药监局副局长赵军宁表示,中医药监管进入全过程审评审批加速,全产业链管控、全生命周期技术创新和全球化监管政策协调的新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中药监管是以中药注册管理为中心的“中药注册年”,2023年,国家药监局把中药监管的思路定位为“中药的标准年”。目前已经正式启动了中药标准专门管理规定的研究工作。
上市后中成药的再评价和创新中药的研发,是中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何明确中药临床价值定位,并提供可靠的临床证据,是一个需要重视的关键问题。
政策层面已经吹了东风。2023年开年,国家级文件“新35条”《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国家药监局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制修订了一系列的中医药技术指导原则,尊重中药的特点、调整中药注册分类、完善优化技术要求。
多方行动
小提醒:在第二届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医药企业还迎来了一个好消息—— “中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行”公益项目启动。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在会议现场启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项目——以公益引领,促进中医药政策的落地试点、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与可及性、提高中医药科研水平、发挥中医药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助力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其中 “中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行”公益项目邀请中国工程院张伯礼院士作为总顾问,并将邀请更多院士专家组建专家委员会,通过组织院士专家团队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对各地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中医药资源未充分开发地区进行走访调研、会议研讨、医疗帮扶、政企交流,为地方政府与企业发展中医药提供指导与帮助。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贺雷介绍,项目主要围绕七大方向进行:
促进中医药服务水平提升与优质中医药服务资源下沉;推动“以健康为中心的医学研究”实践,提升中医药循证研究能力,促进科研成果向临床服务转化;促进中西医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特点与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优势,提升社会医疗效能,减轻百姓疾病负担;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注重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与转化;促进中医药人才培养,强化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培养力度;促进中药质量提升与道地药材资源保护,充分发挥中药材种植加工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促进中医药文化弘扬,提升百姓中医药素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北京市东城区等54地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同意北京市东城区等54地建设...(769 )人阅读时间:2024-04-22【国家药典委】酸枣仁、炒酸枣仁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草案(修订
4月8日,关于酸枣仁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草案(修订草案)的公...(652 )人阅读时间:2024-04-08四川雅江突发森林大灾,虫草、麝香、黄芪等名贵中药材损失需待评
3月15日17时许,四川甘孜州雅江县呷拉镇白孜村发生一起森林...(941 )人阅读时间:2024-03-18全国人大代表于东霞:推进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 让道地药材更“地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614 )人阅读时间: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