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9年,我国院内创新药市场或增至8000亿元
时间:2023-07-06人气:作者: 制药网
当前,我国医药领域正处在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跨越、从仿制药为主到创新药引领跨越、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跨越的重要历史阶段。业内表示,中国创新药虽然仍处于早期阶段,但随着利好政策的推动,中国创新药市场将具有广阔天地。
我国院内市场创新药有望增长至8000亿元(图片来源:制药网)
以院内市场为例,有数据预测,院内市场将以每年2%-3%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9年这一市场将达到16000亿元,虽然增速不是很高,但产品结构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中创新药将从2019的1000亿元增长至8000亿元,主要受蛋白激酶抑制剂、抗体类药物、罕见病等新特药销售拉动。
面对广阔的市场以及利好政策的支持,近年来,我国一批药企大幅提高研发投入,向创新药转型升级。如恒瑞医药以“专注创新,打造跨国制药集团”为愿景,持续加码研发,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292亿元。复星医药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全年的研发投入达到58.85亿元,同比增长18.22%……
跟据已公布企业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医药企业研发投入逐年上涨,2022年医药行业研发投入总额破千亿,达1026.17亿元,同比增长率达14.66%。而从研发经费来看,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数据,2016-2021
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 R&D 经费内部支出总体呈加速增长态势。2021 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 R&D 经费内部支出约 272
亿元,同比增长约 60%。2022 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 R&D 经费内部支出约为 380 亿元。
此外,从创新药研发领域来看,国内在研创新药集中在以蛋白激酶抑制剂为代表的小分子靶向药及以抗体为代表的大分子药物。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2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蛋白激酶抑制剂销售额从126亿元增长至294亿元,抗体类药物销售额从118亿元增长至384亿元。
而从全球已上市的100多个小分子靶向新药来看,中国较早上市的新药大概占了21个。在抗体类药物领域,截至目前,已经有57个国产抗体类药物上市,加上已批准的60个进口抗体类药物,国内共批准117个抗体药物,已超四百亿市场规模。另外,我国新药临床试验数量增长显著。其中恒瑞医药共有740个各类型临床项目,正大系有498个临床项目,石药控股有316个、复星医药有304个。
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下,部分药企创新药也迎来收获期,如上述恒瑞医药今年以来,已有瑞格列汀(瑞泽唐)、奥特康唑和阿得贝利单抗(艾瑞利)三款创新药上市,至此恒瑞医药获批上市的自研创新药总数达13款、合作引进创新药已达两款,其中已有11款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而复星医药生物药平台复宏汉霖产品覆盖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眼科疾病等领域,已在中国上市5款产品,在全球上市1款产品,18项适应症获批,3个上市申请分别获得中国药监局、美国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受理。
总之,近年来我国新药审评审批不断提速,创新药产品加速落地。我国药物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国获批的I类新药已从以前的个位数到达2022年获批超50款创新药,这说明我们的创新能力也在迅速的提高。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