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前两天在路上吹了冷风,当晚就感觉鼻子有堵塞感,流涕,闻不到味道,吃饭也不觉得香,还伴有乏力,困倦,轻微咳嗽等症状。
经过询问后得知,鼻塞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她的睡眠,尤其在夜晚的时候,翻来覆去,始终找不到两个鼻孔可以同时通气的姿势。我观察了她的舌脉表现,舌质淡红,脉是浮紧的。
我判断她这是由于肺气不足,感受外寒而引起的鼻塞、流涕,所以我给她开了一剂丽泽通气汤。三副药后,她能闻到饭香了,嗅觉和味觉逐渐恢复正常。
肺气通于鼻
我们的鼻子不仅可以呼吸,还能够帮助我们摄取外界的气味,让我们通过嗅觉来感知世界。
简单来说,她就是受了风寒,导致鼻子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了。那我们就不由得开始思考,为什么外感风寒会导致鼻子功能失灵呢?
早在古代,就对此有了一定的认识。《黄帝内经》中提到∶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
当肺受到伤害,肺气就不足,肺不能正常工作,鼻子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出现堵塞、闻不到气味等症状。
肺位于我们人体中最高的位置,像屋顶一样为我们遮风挡雨。当天气变化时,它也最容易受到影响,外部感受风寒时,肺气就会变得虚弱,邪气就乘虚而入。
治疗时应该首先祛散风寒,然后再补足卫气,就好比我们打仗,先把外敌赶走,再增强自身力量,自己强壮了,别人就不敢来欺负我们了。
用上一剂益气升阳、祛风散寒的丽泽通气汤,就很好的解决了“鼻不闻香臭”的问题。
丽泽通气汤•解析
根据方名也很容易看出,这个方子主要是用来“通气”的。丽泽通气汤出自李东垣的《兰室秘藏》,是治疗肺气不足,外感风寒所导致的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疾病的妙方。现一般用量如下:
黄芪12g,苍术9g,羌活9g,独活9g,防风9g,升麻9g,葛根9g,炙甘草6g,川椒3g,白芷3g,以上药物水煎,煎煮时加两片生姜,一段葱白,两枚大枣,温服。如果是冬天使用,还要加上3g麻黄。
黄芪是常用的补气药,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能够益卫固表,对改善肺气虚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黄芪对肺气的补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补肺本身的气,主要体现在保证肺气充足,使我们肺气机通畅,完成正常的呼吸、肃降。
二是补卫气,卫气得固,我们机体的抗病能力就强,从而达到固表的效果。
苍术属于菊科植物,干燥根茎入药。性质辛、温,方中用苍术来祛风散寒。
辛能行能散,把体内的风邪散掉并且送出体外,温可以祛寒,用阳光照射着,让我们的身体更温暖,寒邪自然就消失了。
羌活、独活虽然功效上有些许差异,但是二者都可以发散风寒;防风不仅可以“防止风邪入侵”,还具有很好的祛风效果,这三位战士联手,可以将散寒,祛风,解表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将我们体内的风寒统统赶出去。
升麻与葛根负责升举阳气,鼓舞士气,辅助前三位战士与风寒作战。升麻性升散,可以引导脏腑阳气向上、向外走,阳气到达体表,我们就感到温暖了。
葛根性质清扬发散,能够打开我们的肌肤毛孔,负责打开大门,让偷袭我们的邪气出去的更快、更完全。同时也能够帮助升麻升举体内阳气。
炙甘草可以调和以上诸药,让它们高效协作,同时,它也有一定的益气作用。
川椒并不是指四川做饭的辣椒,而是芸香科植物青椒或花椒的干燥成熟果皮,以四川产出的为最佳,所以名为川椒,大家所熟悉的蜀椒就是它的别名。
它的性质是温热的,可以温暖我们的中焦脾胃,方中用上它,就像我们怀里揣了热水袋一样温暖。
白芷有浓烈的气味,在厨房卤味的调料中可以见到,也可以药用。制成中药饮片呈现黄棕色,能够解表散寒,宣通鼻窍。
白芷能够透达肢体,遍通肌肤,《滇南本草》中记载:白芷可以除皮肤游走之风邪,配合上面的祛风散寒药共同发挥作用。
此外,白芷气味芳香,通窍作用非常好,可以有效改善鼻塞的症状。
整个方着力于驱散外来的风寒邪气,补益肺气,还加上少量的通窍药物,鼻子不堵了,气可以流通了,自然就能嗅到气味了。
丽泽通气汤•应用
丽泽通气汤这个方主要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肺气虚弱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主要表现鼻塞,嗅觉减退,流涕,乏力,舌淡苔白,脉浮紧。
如果你也有这些症状,尤其是鼻子不通气时,就可以试试这个妙方。下面是依据症状不同而进行的加减运用:
说话声音低微,咳嗽声轻无力者:这是由于肺气严重不足而导致的,气不足所以说话力气不足,声音小,咳嗽也使不上劲。
治疗时要将黄芪的用量加大到24g,增强补气的力量。气足了,说话就有力量,声音就洪亮了;气充足了,气的运行就顺畅,咳嗽也就消失了。
感受风寒,流清涕不止者:这是由于卫表不固,风寒邪气侵袭头面部,上犯鼻窍,肺气的通调不利,津液不能按照原有的路线运行,就会停聚在一起,鼻窍堵塞,所以就出现会打喷嚏、鼻塞、流清涕的现象。
可以适当增加苍术的剂量为15g,用来增强燥湿健脾的效果,解决流清涕不止的问题。
鼻塞严重,影响正常呼吸者:此时应该加大通气的力度,用丽泽通气汤搭配几味通鼻窍的药物共同使用,例如辛夷、苍耳子等。
流黄涕者:这是由于体内寒邪郁而化热而引发的,治疗时应该在丽泽通气汤的基础上,去羌活独活,加上栀子,连翘等清热的药物,用以化解体内的郁热。
使用注意
服药期间,不宜吃寒凉食物,要注意保暖,不要吹风受寒。
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方中有很多辛散的药物,所以阴虚火旺者不适宜使用。
长按扫码添加编辑微信(chunfeng52566)
备注“进群”与众多朋友交流中医药
好文推荐:
一面上火一面怕冷,这两个药敷脚心调节寒热,除溃疡助睡眠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