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养生保健

明代的一个方子,狠心“对付”痰湿和瘀血!

时间:2023-02-13人气:作者: 中草药文化

请点上方的蓝字关注,终身免费学习中药养生知识.


正文共:2044字 预估阅读时间:3分钟


结节、囊肿我们称之为癖块,癥瘕。主要由于痰和瘀形成,而且女性高发。这个“痰”并不是大家理解的“口痰”,而是一股气,当气机运行不通常,就会形成结,就像一个长条型的气球,从中间凸起。


另一个原因就是“瘀”,当人体内垃圾过多,排泄不及时,或者气血运行不通畅,就会形成一团淤,比如常见的淋巴结节,甲状腺结节,肺结节,乳腺结节等。


大家如果细看会发现,好发结节的这些部位,要么是循环系统,要么就是排泄的器官,因为循环、排泄的不顺畅而出现问题,可见气血的顺畅有多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女性高发原因,因为喜欢生气。一生气,就容易出现气滞、气结,如果这股气不散,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结节,囊肿。

明代有位医家叫龚廷贤,这位龚老先生创立了一张方子,把痰湿和瘀血一网打尽了。


双合汤


双合汤:当归9克、川芎9克、白芍9克、生地9克、陈皮9克、半夏9克、白茯苓9克、桃仁9克、红花3克、白芥子9克、甘草3克。

1、瘀血怎么化?

这里用到了桃仁和红花,很多医家在开方子的时候喜欢把这两味药放到一起,也确实,桃仁红花配在一起,工作效率会更高。

把瘀血化掉就像是疏通堵塞的河道,河道通开以后,还要有新鲜的水流通过,否则那河道依旧是干枯的,毫无生机可言。换句话说就是要补血,让气血尽快充盈脉道,这样一边通,一边补。

补血用到了当归、川芎、白芍、生地,也就是四物汤,四物汤大家都不陌生,现在市面上看到的补血的方子很多都是以四物汤作打底,在它的基础上做些增减。所以别看它只有四味药,却是不折不扣的祖方,基础方,在中医界是相当有地位的。

2、痰湿怎么化?

陈皮、半夏、茯苓、白芥子志趣相投,自发组合在一起,这四味药都有化痰的作用。


两味中药化痰又化瘀


在中药里呢,化痰,陈皮不错;化瘀,三七不错。这两个都是药食同源的食物。

如果您痰湿的表现比较重,可以单服用陈皮。瘀血的表现比较重,可以服用三七。那么,当痰瘀一同出现时,就两味药一起来用。

三七能活血止血,加快血管中血液的流动速度,冲开瘀血。

陈皮可以理气、化痰,五脏六腑的痰都可以化,尤其擅长化肺里的痰和脾胃的痰。

将三七和陈皮按照1:3的比例,假如三七的用量在10克的话,陈皮可以用到30克,两味药打成细细的粉末,每次取陈皮粉3克,三七粉1克,温水送服即可。

容易上火的人还可以加10克西洋参,三味药的比例是三七、陈皮、西洋参1:3:1。因为三七性热,有些人承受不了,加一点西洋参进去,养阴清热,刚好解决这一弊端。

穴位调理 打通郁结通道



1、化痰祛湿

取穴:丰隆、阴陵泉、承山、脾胃经等


脾之主运化水液者,全在阴陵泉,按揉或艾灸等,能温脾阳健脾气而利水渗湿。而在所有祛除痰湿的穴位中,丰隆为“祛痰第一穴”,可治疗各种痰症,无论是有形之痰,还是无形之痰。


2、活血化瘀

取穴:四关(合谷+太冲)、四门(期门+章门)膈俞、血海等。



四关和四门是为了疏导气机,膈俞和血海是为了化解瘀血、化生新血。


活血化瘀为什么要疏导气机呢?


一则,气机郁结在身体里出不去,就会在体内乱窜,导致血行出现障碍,形成血瘀;


二则,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就会“木旺乘土”,影响脾胃,继而影响水液代谢,生成痰湿。



3、疏肝理气

调理结节,还得从肝入手。肝主疏泄而藏血,以血为体,以气为用,集阴阳气血于一身,成为阴阳统一之体,对阴阳失衡最是敏感。


取穴:肝俞、胆俞、肝胆经等


把肝看为人体消淤散结的专业处理机关,有两个好处:一是肝气舒畅了,体内的痰气(结节)就能自动化解;另一方面,肝气疏泄正常了,把气血激活了,气血就风调雨顺,不易长结节和复发!


按这3个步骤调理,可以做到驱邪和扶正“双管齐下”。因每个人体质不同,以上原则,调理时往往还要兼顾其它病症一起调理。


温馨提示:调理后结节变大,别着急!


有人在调理过程中,反馈有软化、变大的过程,此时千万不要着急,只要继续调理下去,会有一个逐渐缩小的过程。


比如调理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也常常会遇到暂时性的变大现象,但是不要害怕,正是有了这些变化,提醒我们调理有效果了,结节正在软坚散结,在慢慢变软,慢慢变没有了,这需要一个过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由中草药文化团队负责审核。


免费查中药点击大字

中药大全查询表

有价值公众号推荐


 抢先关注,再收藏!


多一个人看到,就多一份健康!


如:安息香、艾叶、艾草、阿魏、阿胶、布渣叶、白扁豆、补骨脂、薄荷、萹蓄、鳖甲、冰片、扁豆、崩大碗、贝母、萆薢白芷、白药子、白头翁、白鲜皮、白术、蝉蜕、穿心莲、刺五加、独活、太子参、党参、杜仲、独脚乌扣、独脚金、冬葵子、豆豉羌、冬瓜子、东风桔、豆豉、冬瓜皮、丢了棒、丁香、地骨皮、地榆、冬虫夏草、地肤子、地菍、蜂蜜、防己、伏龙肝、浮小麦、番泻叶、锡叶根、刀豆壳、当归、大叶双眼龙、淡竹叶、丹皮、大叶蛇总管大黄、黄芪、枸杞海螵蛸、寒水石、槐花、滑石、旱莲草、黄药子.....上千位中药....更多


☛有任何问题,请留言,我们一定会一一整理发布!


✍您点的每个"分享"都是对中草药文化支持~么么哒❤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