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养生保健

病多常因阳气不升,这个方子专门升阳气,健脾胃,脾胃好了,湿气没了,一下子就轻松了!

时间:2023-09-11人气:作者: 中国中药杂志
近期有个患者朋友来找我,说一定要给她看看这是怎么了,她觉得自己是在“修仙”,每天吃一点点饭,睡很多觉,但并未觉得“功力大增”,反而精神不如从前。

据她的描述,她整个人都没有力气,总想睡觉,哪怕是早上刚起床,洗完漱就又觉得困了,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胳膊沉重,但凡遇到需要抬手的事情,都不想做。

一觉睡醒嘴里有苦味,吃饭也不香,吃了后消化不好,大便也是“看心情”,时而干结时而稀薄,但小便又很多,一天要去很多次卫生间。

问诊间隙我观察了她的舌象,我发现她的舌质淡,苔薄略黄腻,齿痕很明显,结合她上面自述的表现,初步判断她这是由于阳气不升、脾胃虚弱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所以给她推荐了李东垣的升阳益胃汤来调理。

目光聚焦“脾胃”

初看此方名,“升阳”即为升脾胃的阳气,“益胃”则是补益胃气。整个方子就是围绕脾胃进行调理的,为何脾胃受到如此的关注呢?这就要说说脾胃在我们人体中的作用了。

说起脾胃,自然少不了联想到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作为《脾胃论》的作者,也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人,他的治疗方法与脾胃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谓是万变不离“脾胃”。

李东垣认为:脾胃是元气的根本,脾胃好了元气才充足;同时,脾胃又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负责上传下达我们人体中气的流通运行。

而脾胃受损后出现了以上一系列症状,都是由于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该上去的上不去,该下来的不能下降,时间久了,自然就表现出各种问题了。

当你偶尔感觉疲劳时,可以稍作休整再工作学习,但如果每天都觉得浑身乏力、总想着睡觉时,千万不可忽视,这是我们的身体在发出信号,告诉我们气不足了,该补阳气了。

自古以来治疗肢体困重、肌肉无力都会从补脾入手,这是由于脾主四肢,脾加工生产出的营养物质会源源不断的输送给四肢肌肉,帮助我们获得力量,从事工作学习等,脾的运化功能受损,提供的营养就不足,肌肉就没有力量,四肢也会像没电了的玩具机器人,抬不起胳膊,迈不动腿。

另外,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气就会在四肢停聚,湿邪的特性就是重着、趋下,所以肢体会有沉重的感觉。

脾主升,胃主降,这一升一降,就能帮助我们把体内气机运行的通道打开,就像商场内的升降电梯一样,井井有条的把需要下楼的客人运送下去,再把上楼的客人送上去,有上有下,才不会造成拥挤。

当这个“升降电梯”出故障的时候,阳气和津液上不去,糟粕物质下不来,时间长了阴火内生,灼伤津液,就会出现口干口苦的症状了。

脾胃不能消化吃进去的食物,这些食物就不能被腐熟加工变成营养物质,同样也没有办法识别哪些是需要排除的废弃物,所以就会有不思饮食、大便不调。中气不足,不能很好的固摄津液,就会出现小便次数多。

升阳益胃汤

升阳益胃汤是李东垣用来治疗劳倦伤脾、湿热中阻、营卫不和的一个名方,具有益气升阳,清热除湿的功效。

辨证为脾胃气虚,湿郁生热证时可以使用这个方子,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感觉浑身乏力,总想睡觉,肢体沉重疼痛,口苦口干,饮食无味,吃饭后消化不好,大便时而干时而稀薄,小便次数较多等症状。

一般组成用量如下:

黄芪30g,人参15g(可以用党参代替),炙甘草6g,半夏15g,白术15g,茯苓15g,泽泻12g,白芍9g,陈皮9g,防风9g,柴胡6g,羌活6g,独活6g,黄连3g。

此处剂量仅供参考,具体加减应用需在中医辨证指导下使用!

全方共14味药物,煎煮的时候可以加几片生姜,两枚大枣,饭后温服。

气不足首先要补气,黄芪被称为补气之首,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等很多功效,本方中黄芪用量最多,作为本方的君药,取其益气升阳、固表的作用。

黄芪有很强的升阳固脱功效,在补中益气汤中,为取升阳举陷的力量,也采用了黄芪。

如此一来,不仅补足了缺乏的阳气,而且能够更好地“托举”阳气往上走,解决了脾不升清的问题。

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作用,这里取它补脾、和中、益气的功效;

甘草具有益气补中,祛痰止咳,解毒,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的功能,这里主要取用它和中益气的力量,它们二者能够辅助黄芪,将补益元气的功效发挥到极致。

《医宗金鉴》中也把黄芪、甘草、人参三味药物组成的方剂称为保元汤,并指出有“芪外参内草中央”的妙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黄芪偏于补体表之气,人参偏于补体内中气,甘草补气是介于二者之间的,这三者合用,就可以补人体一身内外之气。

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用在此处,一是可以燥脾无力运化而产生的湿邪,二是和胃降胃气。

人参、黄芪这些升阳气的药物配伍,就可以做到升中有降,降中有升,使人体内的“升降电梯”正常运作。

升脾阳,降胃气,清气升起来,浊气降下来,脾胃这对气机的枢纽正常了,疾病就统统远离了。

除了益气、补脾胃的药物,还配伍了防风、羌活、独活三味药物来祛风除湿,由于羌活、独活、防风,性辛温升散,可以帮助人参、黄芪升发脾胃的清阳之气。

治疗脾胃病,用药不仅要从脾胃入手,脾属土,肝属木,肝气不能疏泄的话,肝木就容易侵犯脾土,所以疏肝药的配伍必不可少。

方中使用白芍、柴胡来疏肝解郁,加上补脾药就有了扶土抑木的作用,有助于帮助脾胃恢复功能。

由于运化不良,日久生湿,所以方中还使用了白术、茯苓、泽泻三味药物,用来健脾、利水、渗湿。

再配伍一些理气的陈皮,可以使让气化则湿行。方中还用到了少量的黄连,这样主要针对微黄腻的舌苔,起到清热燥湿,除去湿郁所化的热。

整个方子补脾益肺、和胃化湿、疏肝解郁、祛风除湿,立足于中焦,着力于脾胃气机升降的调控,阳气升起来了,脾胃建运,湿气除了,身体自然就健康了。

▋应用

升阳益胃汤在临床应用广泛,在遇到以下症状时,可辨证加减使用:

脾胃气虚者: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精神不佳,嗜睡,胃口不好等;

湿热内阻者:通常临床表现为肢体乏困沉重,关节疼痛,总感觉口苦,口干而不欲饮,舌苔腻等;

脾胃气机升降异常者:临床表现为胃脘或腹部胀满,恶心呕吐,胃气上逆引起的打嗝,大便干稀失调,小便频数等。

作为李东垣一首调理脾胃的名方,临床上加减使用得当,一定会得到令人惊喜的效果。

文章内容仅供思路参考,非中医药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