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养生保健

经典名方——甘草干姜汤

时间:2023-09-05人气:作者: 中兽医药信息网

1.甘草干姜汤组成及功用

2.关于“甘倍于辛”

《伤寒心悟》:“甘草之量大于干姜,旨在复脾胃之阳”。

《聂氏伤寒学》:“甘倍于辛,在于急复中焦之阳,中阳得复,脾气健运,则厥愈脚温”。

3.甘草:补虚益气药

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神农本草经》称甘草,又称美草、蜜甘;《名医别录》称蜜草、美草、蕗草、国老;《记事珠》称灵通;《群芳谱》称粉草;《中国植物志》 称甜草;《中药志》称甜根子;《黑龙江中药》称棒草。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应用】生用则清热解毒,以治疮疡肿毒、咽喉肿痛等。

蜜炙则性微温,炙用则温中益气、缓急止痛,以治①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短乏力,食少便溏;②咳嗽气喘;③脘腹或四肢挛急作痛。

《神农本草经》: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本草求真》:甘草能缓其中气不足,调和诸药不争。故......入和剂则补益,入凉剂则泻热,入汗剂则解肌,入峻剂则缓正气,入润剂则养血并能解诸药毒。

《本经疏证》:《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凡为方二百五十,用甘草者至百二十方,非甘草之主病多,乃诸方合甘草始能曲当病情也。

据统计,甘草在临床的使用频率高达 50% 以上。《伤寒论》112 方,使用甘草者 70 方;《金匮要略》205 方,使用甘草者 87 方。

4.干姜:温阳强壮药。

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神农本草经》称干姜;《本草纲目》称白姜、干生姜、均姜;《五十二病方》称畺。

干姜-生姜-炮姜不同


干姜:

《神农本草经》:干姜,味辛,温。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优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本草求真》:干姜专入胃,其味本辛,大热无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虚冷,元阳欲绝,合以附子同投,则能回阳立效,故书则有附子无姜不热之句。

据统计,《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使用干姜者 41 方。


5.甘草干姜汤--方证鉴别
  • 甘草干姜汤与四逆汤:相同点:都可以治疗手足厥冷。不同点:甘草干姜汤治疗阳虚轻微者,只是冷至踝;而四逆汤治疗阳虚重者,可冷至膝。

  • 甘草干姜汤与麦门冬汤:相同点:都可以治肺痿。不同点:甘草干姜汤治疗阳虚肺痿,可见口淡喜唾;而麦门冬汤治疗阴虚肺痿,可见口干思饮。

注:中医讲究辨证施治

本文分享的药方请在大夫的指导下服用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