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草干姜汤组成及功用
2.关于“甘倍于辛”
《伤寒心悟》:“甘草之量大于干姜,旨在复脾胃之阳”。
《聂氏伤寒学》:“甘倍于辛,在于急复中焦之阳,中阳得复,脾气健运,则厥愈脚温”。
3.甘草:补虚益气药
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神农本草经》称甘草,又称美草、蜜甘;《名医别录》称蜜草、美草、蕗草、国老;《记事珠》称灵通;《群芳谱》称粉草;《中国植物志》 称甜草;《中药志》称甜根子;《黑龙江中药》称棒草。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应用】生用则清热解毒,以治疮疡肿毒、咽喉肿痛等。
蜜炙则性微温,炙用则温中益气、缓急止痛,以治①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短乏力,食少便溏;②咳嗽气喘;③脘腹或四肢挛急作痛。
《神农本草经》: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本草求真》:甘草能缓其中气不足,调和诸药不争。故......入和剂则补益,入凉剂则泻热,入汗剂则解肌,入峻剂则缓正气,入润剂则养血并能解诸药毒。
《本经疏证》:《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凡为方二百五十,用甘草者至百二十方,非甘草之主病多,乃诸方合甘草始能曲当病情也。
据统计,甘草在临床的使用频率高达 50% 以上。《伤寒论》112 方,使用甘草者 70 方;《金匮要略》205 方,使用甘草者 87 方。
4.干姜:温阳强壮药。
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神农本草经》称干姜;《本草纲目》称白姜、干生姜、均姜;《五十二病方》称畺。
干姜-生姜-炮姜不同
干姜:
《神农本草经》:干姜,味辛,温。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优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本草求真》:干姜专入胃,其味本辛,大热无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虚冷,元阳欲绝,合以附子同投,则能回阳立效,故书则有附子无姜不热之句。
甘草干姜汤与四逆汤:相同点:都可以治疗手足厥冷。不同点:甘草干姜汤治疗阳虚轻微者,只是冷至踝;而四逆汤治疗阳虚重者,可冷至膝。
注:中医讲究辨证施治
本文分享的药方请在大夫的指导下服用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脾胃虚弱怎么办?一定要在饮食上注意,常吃这几个食物养护脾胃之
来源 | 广东中医药(综合自本文内容综合自广东省中医院、罗颂...(683 )人阅读时间:2023-09-12祛痰除湿离不开这个方,这个方子能燥湿能化痰,标本兼治,散中有
作者 | 小柚“痰湿”一词几乎家喻户晓,祛湿的各种养生方、食...(1010 )人阅读时间:2023-09-12早起三不要,饭后三不急,睡前三不宜
来源 | 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健康时报中医养生主...(662 )人阅读时间:2023-09-11病多常因阳气不升,这个方子专门升阳气,健脾胃,脾胃好了,湿气
近期有个患者朋友来找我,说一定要给她看看这是怎么了,她觉得自...(824 )人阅读时间: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