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行业资讯

医药行业三大主线值得把握!

时间:2024-01-04人气:作者: 制药网
  近两年医药板块虽然走势并不理想,但热度依旧存在。展望未来,分析人士表示,从细分主线看,市场需求稳健的传统中医药、受益政策利好的创新药和受益带量采购的医疗器械三大主线值得把握。
 


  从中医药角度来看,分析人士表示,2023年中药行业全年热点不断,从年初的中药奶茶跨界打开中药大健康市场,到年中的中药材价格牵动产业和消费者的神经,三四季度中药配方颗粒集采和中药注射液解限又相继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随着中医药利好政策的持续出台,以及中医药健康观念认知提升和保健养生的现实需求,中药行业蛋糕越做越大,业内普遍预期中医药行业或进入增长快车道。如年初、年末持续受到市场关注的清热解毒中药,以岭药业、葵花药业、太龙药业、白云山等药企均加班加点生产各类清热解毒中药产品。
 
  与此同时,伴随“养生经济”的兴起,不少上市药企“下场”布局中药茶饮和中药药膳赛道,还有部分上市公司瞄准了药食同源预制菜市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23年是中药大健康消费市场发展的重要年份。药企的联名、跨界也多了起来,产品形态也变得更加丰富,中药大健康消费市场“风来了”。
 
  再来看创新药,随着药品审评审批制度的改革,2023年国产创新药迎来大丰收。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共有34款国产1类新药获批,数量上较2022年增长156%,也刷新了2021年32款的历史纪录。与此同时,目前还有80款国产1类新药处于上市申请阶段,这些品种有望在未来一两年内在国内批准上市。
 
  同时,2023年,也成为中国创新药企出海突破元年。业内人士表示,2023年,君实生物、和黄医药、亿帆医药等公司的创新产品在美相继获批上市,预示着中国创新药的出海逐步进入到集中收获阶段。
 
  另有机构认为,中国医药企业在全球创新生态链中位置持续提升,尤其是探索新靶点、构建新技术开发平台方面已占据一席之地。从ADC、双抗、CAR-T等陆续落地的对外授权项目中可以看出,海外制药巨头对中国创新药的认可度也在提升。展望未来,国内市场及出海市场均呈现出多方位的突破创新或者底部反转趋势,医药行业有望迎来新成长。
 
  对于医疗器械主线,业内表示,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政策向好等因素的驱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迎来快速增长周期。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技术差距逐步缩小,部分国产产品性能逐步提升,与外资产品在国际舞台上同台竞争。同时器械大品种基本完成带量采购,降幅相对更为温和。
 
  展望未来,有分析人士认为,在“疫后复苏”、创新迭代、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创新出海国际化升级的逻辑共振中,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将开启万亿规模之路,各细分赛道全面开花,国产器械黄金时代或正在到来。
 
  同时面临关键的行业发展机遇,国产医疗器械产业需掌握更多高端医疗器械核心技术,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推动实现产业化,形成进口替代,带动国产医疗器械规模持续增长。机构建议关注福瑞股份、亚辉龙、新产业、迈瑞医疗、春立医疗、美好医疗、华大智造、三诺生物和赛诺医疗等。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文章来源:制药网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