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行业资讯

等级医院中药使用及发展趋势

时间:2023-12-16人气:作者: 新康界

作为我国的传统瑰宝,中医药正在进入全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首届中医药生态大会上,中康科技商用大数据事业部总经理廖洪惠精彩分享了《等级医院中药使用及发展趋势》的行业报告,多维度剖析中医药行业的机遇与挑战。报告中提到,等级医院的中药板块在防疫驱动下稳健增长,中药饮片复合增长率达8%(19-22CAGR)......

01

中医药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诊疗人次持续上升

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持续加深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我国慢性疾病及亚健康等治疗需求持续增加。尤其经历疫情后,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出现跃升,驱动慢病、强身免疫、精神健康、美丽追求等相关品类快速发展。

相较于西医,中医更注重日常的健康管理,以周期和疗程的概念对患者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理,已逐渐形成区别于西医的消费者健康管理印象。

从需求端看,中医医院的诊疗人次自2010年以来持续上升,增速远超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中医医院诊疗人次共计11.6亿,虽其后受到疫情波动总诊疗人次有所下降,2021年重新回升至12亿人次。

在后疫情时代,居民健康需求跃升,驱动慢病、强身免疫、精神健康、美丽追求等相关品类快速发展。

数据来源:中康CMH

从政策端看,在需求爆发的同时,中医药的相关利好政策也密集出台,尤其在今年国家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有显著的加强。

1月4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强中药饮片审批管理,建立健全中药饮片质量评价体系。

2月1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进一步对中药研制相关要求进行细化,加强了中药新药研制与注册管理,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

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和促进力度,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4月19日:《“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由八部门联合印发,提出“加大中医药文化活动和产品供给”等12项重点任务。

6月3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师承教育管理办法》,旨在对中医、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师承教育加强管理。

02

等级医院全国及区域中药市场格局

中成药在院内市场恢复性增长

等级医院的中药板块在防疫驱动下稳健增长,其中中成药复合增长率为3% (19-22CAGR),中药饮片复合增长率达8%(19-22CAGR),2022年规模已经赶超2019年同期。


数据来源:中康CMH

中康CMH数据显示,中药饮片有较明显的头部特征,Top20品种占比约32%,其中黄芪、麦冬、党参的销售占比最大,分别占中药饮片总销售额的3.8%、2.8%和2.5%。同时,枸杞子、地黄、茯苓、丹参、川芎、白芍、山药的增长速度均超过20%。


数据来源:中康CMH

而中成药方面,今年1-9月在等级医院的销售呈现恢复性增长,但市场规模低于疫情前。这其中,止咳祛痰、感冒清热、滋补保健、神经系统/补益安神助眠、皮肤、糖尿病、呼吸类成为带动市场增长的主力品类。

细看到品类上,OTC头部品种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其中金水宝、百令、蓝芩为Top3品种,销售额占比分别为9%、8.3%和5.4%,并且在今年1-9月均呈现快速增长。此外,宣肺止咳、归脾、潞党参、四季抗病毒、急支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0%。


数据来源:中康CMH

处方药方面,销售市场份额较为均衡,销售额占比最高的三个品种为康莱特、华蟾素和舒血宁,在今年前三季快速增长。此外,舒血宁、丹参、香丹的销售额增长率同比超过100%。


来源:中康CMH

值得注意的是,中药的销售还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北京、河南、广东的等级医院中成药销售规模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同时内蒙古、湖北、青海、辽宁、河南等销售增速均超过15%。

同时,各省市的医院用药也有明显偏好,比如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山西、河南、重庆、贵州、海南的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不含高血压)市场占比>30%,其中黑龙江高达53%。

03

等级医院中药市场的挑战与应对

中医药产业链从碎片化走向协同化

医院的中药市场受到政策、社会、经济和技术的综合因素驱动,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期。但与此同时,中药的发展仍需要面对三大关键挑战:

挑战一 :如何规范评价中医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中医药临床疗效的科学证据是当前迫切需要突破的技术瓶颈。我们需要高质量“证据”的形式展现中医药学的切实疗效,需要一套“适合中医临床研究的方法”。

挑战二:如何向大众普及中医药知识?

所谓的“神药”伤害了一部分群众对中医的信任度,中医科普内容奇缺,同时西医长期接受西方科学体系教育,难以理解中医体系,导致消费者长期对中药存在认知的误区。

挑战三:能否探索出更适合中医药的营销方式?

需要用中医药的语言,去构建属于中医药的独特营销体系。比如,中药品种多数面临科技支撑不足、说明书中描述的适应病症宽泛、临床评价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治疗优势不突出,难以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为应对上述挑战,需要产业参与方共同努力和应对——以科学证据助中医药推广,用科普满足人民所需,探索独特营销体系,让药品价值回归。

中康CMH数据显示,2022年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市场规模(等级医院+线下零售)为4671亿。在《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明确指导下,中医药要发挥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

要完成这个中医药行业的阶段性任务,仍然存在多重挑战,需要产业全体携手,共建行业未来,推动中医药产业链从碎片化走向协同化,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破除桎梏奉献力量。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