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行业资讯

九批结果出炉,代理商靠边站,过评满四家有139个产品

时间:2023-11-07人气:作者: 新康界

第九批国采正式落地,从结果上来看是1-9批国采里最惨的一次,有几个问题需要和大家聊聊:

1、集采产品的限价,联采办有一套拟定的“模式”,但是有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产品,从复盘的角度似乎不太能找到比较好理解的“对照标的”,2-6批的基本上好找,7--9批的有一小部分不太好找,并且第九批“两极分化”,高的很高低的也是真的低。

限价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产品的报价“空间幅度”,相对于成本限价太高意义不大,但是相对成本限价太低影响就非常大。

所以,产品立项之初,限价可能的情况需要适当关注一下。

2、如此惨烈的结果,是企业的“热情”还是研发公司的“功劳”

企业选择一个产品过评投入,少则300多则过千万,对于很多市场没有什么量的产品,过早的进入集采(竞争家数又很多),市场还没有推广起来,这类型的产品对企业的利润贡献度不大。

有些朋友会讲,有总是好过没有的,道理总是没错的。对于有家底的企业、大老板只是数字游戏而已,毕竟对于大资本来说,过评的这三瓜两枣对企业没什么影响。

对于中小企业、中小老板来说不一样,资源/资金是有限的,如果,一两个产品没有好的预期还好,要是做的好几个产品都是这样,这是一种糟糕的情况。

立项拼国采,从第九批来看超过8家左右的都没什么“好结果”,注射剂应该还能回本,口服固体想要回本可能都难,像碳酸镧这种产品机会也寥寥无几。

口服溶液是重灾区:口服溶液由于工艺相对简单,投入较小,加上CRO公司的力推,基本上都扎堆了。

对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容易做的口服溶液,立项还是要谨慎一些,托莫西汀口服溶液就是前车之鉴。

自从国家推集采政策之后,CRO公司顺势崛起,同时也助推了很多产品一窝蜂的上项目,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很多相对简单的产品瞬间就十几家、二十几家,在这方面CRO公司“功不可没”,有的CRO公司一做就是几套、几套的做,这类产品几乎“出来就死”

3、一批赶着一批,一批压着一批:如果,国采官方没有明确的时间节点,那就不要听到“哪里”就结束的声音。

截止到11.3日,过评满五家的有66个产品,到四家的有139个产品。

所以,你觉得第十批会没有么?时间会很久么?

来源:CDE  NMPA   风云药谈整理

4、报价预测

这是一个技术活,有运气与玄学存在,以下是第九批风云药谈对有难度的一些产品的报价预测。

还有21个没什么难度的也有预测,不过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放上来。

准确率有多少大家自己看(看过的朋友可以自己核对)。

来源:风云药谈整理

预测正确与否对非当事人不重要,主要是报价的逻辑性,报最低价那没有难度,预测到本组上中位,高位(临界点)是技术活。

在综合各类信息之后,能对所有产品有从宏观到微观的系统认知,争取在报价中取得自己大致上想要的结果。
来源:风云药谈 作者:张廷杰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