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行业资讯

如果选择,就请相信!对于医药后市投资葛兰这样看...

时间:2023-10-26人气:作者: 新康界

“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把这句话拎出来反复揣摩,到最后会发现:道理都懂,但依旧没办法把投资做好~

当下,相信很多人当下都陷入了一种纠结状态,看现在跌,看未来涨,但就是没有一个能够完美说服自己的理由。

无论市场如何演变,医药一直是永恒的方向,尤其是已经到了如今这个阶段。

01

医药正在酝酿前浪

减肥药、创新药、肺炎药,多重因素影响下,共同助推了医药的行情,三季度医药主题基金表现突出,从万得普通股票型基金表现来看,排名前二十的基本都是医药、消费类基金,其中也不乏中欧医疗创新这类大家熟悉的产品。

数据来源:wind,2023.7.1-2023.9.30

进一步调取了医药医疗行业主题基金的表现,比较引人注意的是: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重回医药医疗主题基金前三席。

刚好中欧医疗创新的三季报发布了,仔细揣摩中欧医疗创新收益转正的秘诀,答案或许在于优质标的把控。三季度中欧医疗创新重点配置了医疗服务相关股票,该板块在三季度众多医药子板块中领涨,由此贡献了不少的收益,从重仓股表现来看,三季度前十大重仓股药明康德(50%)、凯莱英(28.71%)、康龙化成(22.79%)、药明生物(21.57%),此外,重仓的九州药业、泰格医药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对于医药后市投资,葛兰认为:站在当下时点来看,经过 2 年左右的调整,医药板块总体估值和市场持仓都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反应了较为悲观的基本面预期,随着后续基本面的逐步改善,板块整体仍有着较好的长期投资价值。同时,基于对优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判断,仍将长期在看好的核心创新药、创新器械、创新产业链、消费性医疗领域进行重点布局。

02

医药的后浪已经出现

对于医药后市的看好,当然不止于此,纵览目前市场上的主流观点,总结下来当前医药处于估值、持仓和情绪三重底部,抄底逻辑清晰,加上近期医药行业频频异动,无形中也增加了抄底的信心,更明确且坚定的逻辑也有三重:

第一重:政策脱敏,过去对医药行业影响比较大的如集采、创新药谈判、医疗清等政策的边际影响已经越来越小。如集采本身,目前绝大多数大品种已经集采完毕,且集采规则也愈发合理,这对业绩端的影响越来越小,更重要的是,不少企业通过积极转型,新产品已经开始逐步上市,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业绩增量。整体而言,医药行业的风险正在逐步消除。 

第二重:行业成长,在老龄化的背景下,“衰老性疾病”的机会非常值得关注、如创新器械中结构性心脏病、骨科、内窥镜、电生理等、创新药板块中带状疱疹预防,减肥药、肿瘤药、眼科用药等,这些领域仍然具备很高的成长性。

第三重:历史底部,目前医药板块的估值和持仓均处于历史底部,根据 2023 上半年公布的基金持仓数据,A 股医药市值占比 7.62%,环比上年同期增长 0.49 个百分点。估值层面,截至 10 月 13 日,医药行业估值 PE(TTM,剔除负值) 为 27.0 倍,也处于 2018 年以来的相对低位。

整体来看,前浪正在酝酿,后浪紧跟其上。重新注解一下,这里的后浪,既是对前浪的延续,也是对后继有力的看好。曾几何时,说到医药投资,很多人自动将其和葛兰挂钩,这是实力很鲜明的代言。医药科班出身、新财富团队研究员、医药绩优基金经理无疑都让葛兰在医药投资中占据主动优势地位。

资本市场,始终遵循“均值回归”的底层逻辑。在当前医药主题处于低估值区间,行业逐渐转暖的背景下,医药作为刚需成长型赛道,其投资价值正在不断显现。

其实投资的市场上从来不缺流言和争议,就像我最喜欢的两句话,一句是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只有猜测就无法立足;一句是如果选择,就请相信,时间会是治愈一切的良药。对于医药,对于葛兰,都是如此。
来源:瞪羚社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