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行业资讯

中药集采加速!2年内,中药饮片TOP100将纳入集采?

时间:2023-10-25人气:作者: 新康界

“中药集采为何势不可当,未来如何发展?”从2022年三明采购联盟启动中药饮片集采算起,中药集采已有扩围态势......

从几年前的“避而不谈”到如今“大张旗鼓”,中药集采为何势不可当?将对行业产生何种影响?中药企业该如何应对?

中国中药协会内外并治用药分会副秘书长申勇给出了他的答案。申勇认为,医药行业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中药企业“吃老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中药准入竞争时代。面对集采,中药企业选择“跟跑”肯定不行。

“要不就想办法进集采,要不就拓展院外,否则这个品种就废掉了。这就是企业面临的两难选择。”申勇说。

01

到2025年

中药饮片TOP100或将纳入集采

中药行业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产品。截至目前,国家或省级(省际联盟)开展中药集采涉及的是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其中中成药集采涉及口服药和注射液。

申勇指出,与医院中常用的500~800种中药饮片相比,集采涉及的中药饮片品种较少,实际数量很少,但意义重大——中药的竞争格局从产品竞争时代进入了准入竞争时代,在“医疗控费”的长期政策下,中药集采已经势不可当。

申勇认为,未来中药集采是国家集采和省级集采“双集采模式”,其中国家集采主要以全国层面销量较大的品种为主,省级集采以本省销量较大的品种为主。

其中,“价格标”和“技术标”会成为国家集采的主要规则。据申勇说法,中成药集采可能涉及12个细分指标,如医院认可度、企业实力排名、创新排名、原料GAP基地(从GAP基地采购和使用符合GAP要求的药材成为重要加分项)、医保保障水平、企业招投标信用记录等。

对于企业来说,中成药集采不是一道选做题而是一道必做题。根据今年发布的《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医疗机构采购未中选产品不得超过同采购组实际采购量的10%,这意味着未中选产品的院内份额将受到明确限制。

“作为中药企业,不想参与中成药集采中标;或者觉得自己是非处方药,只想跟跑,是肯定不行的。”

申勇预测,医院市场处方量较大的TOP200中成药品种,都将可能被纳入集采目录。他还预测,到2025年,常用中药饮片TOP100会纳入集采。

02

省级中药配方颗粒集采正在逼近

据申勇介绍,目前全国中药配方颗粒的集采还没有开始,但陕西、海南、四川等个别省份已经发布了相关文件称“在合适条件下,将开展配方颗粒集采”,意味着省级中药配方颗粒集采正在逼近。

申勇发现,全国60%以上的二甲以上中医院都有中药配方颗粒品种,每个医院至少有2~3家厂家,颗粒和饮片的比是2:1,有的医院达到了4:1,即80%都是中药配方颗粒。

申勇还看好未来中药配方颗粒以国标为主。目前国家药监局已发布了200个左右的配方颗粒国家标准,但配方颗粒省级标准高达4000多个,有“200多个国标和4000多个省标互相打架”的情况。

业内已有多位专家推测,当国标数量大于等于400个后,全国配方颗粒集采或将启动。

申勇推测称,目前配方颗粒市场容量不到300亿元,到2030年,该市场容量将达到1000亿元。

“所以配方颗粒是中药集采中的香饽饽,但也是竞争很大的领域。”申勇说。

企业面对集采应采取跟、申、微、名“四步走”

申勇建议,企业面对集采应该采取GSWM战略,即跟进政策(G)、申报产品(S)、微利竞标(W)、创名为上(M)。

其中,跟进政策是指企业设有专人,跟进了解全国各地中成药集采情况,包括品种清单和申报规则;

申勇表示,如果公司有产品在“中成药集采目录”里,一定要积极进行申报;公司要设有专门的“中成药集采申报小组”,整理好相关文件,与各地代理商共同参与此工作。

“在公司参与各地的中成药集采项目时,中心思想是在保证微利的情况下,积极参与竞标,而在指定竞标策略时,公司也要整理好文件,与各地代理商一起共同参与此工作。”

申勇认为,竞标策略可以分为上、中、下三档,上策是“有利润,大销量”,中策是“有利润,中销量”,下策是“无利润,小销量”。即便是无利可图,也要争取中标后的“小销量”,这是因为中标本身就是公司在行业中影响力的加分项,即“创名为上”。

企业产品中标后也有很多工作可做:针对医院,要突出企业的悠久历史、生产和获得的奖励;针对医生,要突出企业的科研水平,进入指南共识的数量和专家的数量;针对连锁药店(即非处方药物或双跨药物),要突出国家集采的认证。

另外,对于集采后企业利润下滑,申勇建议可以由中选产品入院带动新产品销售,由新产品A为企业创造高利润从而养活队伍,同时规划新产品B在现有客户网络中开展科研,未来5年可以形成中标产品、A产品和B产品的产品群。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药夫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