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900例,发热患儿猛增?一波低龄肺炎潮正在袭来
时间:2023-10-21人气:作者: 新康界
也许是新冠肺炎的作用力太大,让今年这一波带有“肺炎”字样的儿童支原体感染也听起来让人十分紧张。短短几个月内,各地就诊高峰的新闻频发。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周末门诊量达到1800-1900例;昆山多家医院宣布加开诊室、急诊输液24小时开放,在预约挂号的基础上提供临时加号名额应对就诊高峰;沪上儿科医院自开学来出现发热患儿持续增加,周末就诊高峰期单日挂水人次达900人……“(门诊)都是肺炎,最近都忙蒙了。”辽宁沈阳一家儿科诊所负责人这样说道。各大医疗机构的重心一下子倒向了儿科病房,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网纷纷发文支招防治。今年的换季感染,来的有些凶猛了些。
近日,北京,上海、江苏、陕西多地疾控纷纷发布防治提醒,以应对肺炎支原体的感染高峰。“我从业30多年第一次遇到这么多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感染科副主任医师俞慧菊说。据了解,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肺炎支原体就属于支原体的其中一种。一般而言,引起肺炎的病原体都有季节发病的情况。虽然肺炎支原体感染不属于传染病,但其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通过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进行传播,9月开学季的聚集可能是爆发的一大诱因。但今年的支原体感染显得有些特殊。不仅仅是感染患儿数达到了历年之最,感染儿童的症状严重程度也明显甚于往年,出现了不少耐药的重症肺炎患儿。病毒学专家常荣山指出。“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感染患者中有不少3岁以下儿童,这是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在我国,支原体肺炎是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患儿会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人体形成的免疫很难维持长时间的保护,会出现反复感染。年龄越小,抗体持续的保护越弱。这是一位家长在丁香公众号下的相关留言。居高不下的确诊率一边忙疯了医院,一边也急坏了家长。拉长诊疗战线的一大原因是耐药情况普遍。一般情况下,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以抗感染治疗为主,根据疾病程度选择口服或静注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同时给予止咳化痰等对症处理,轻症患儿病程多在5-7天左右。但今年很多患儿高热不退,很多病程都超过10天。有临床研究显示,重症中90%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对一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比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传统治疗方案表现效果不佳,甚至在用药后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肺炎支原体感染较普遍,可能是导致难治性和重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有难治和重症的支原体肺炎早期表现时,可以优选新型四环素类药物进行第一阶段的抗感染治疗。”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副主任张磊说。支原体肺炎不是新鲜事,我国针对支原体肺炎的防范经验也比较丰富。早在今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印发了《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用以提高临床医师诊疗规范。且按照病发流行规律而言,肺炎支原体约每 3~7 年会流行一次,今年也符合支原体流行大年的说法。根据2022年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发表在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此前2007年、2011年、2014年和2017年分别为北京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高峰,疫情三年沉寂后的爆发,属于流行规律期内。针对出现大年的原因,推测和新冠疫情导致的“免疫债”有关。“免疫债”一词由法国科研人员在2021年8月率先提出,认为由于疫情导致的人工干预,包括戴口罩、手卫生、物体表面消毒、保持社交距离以及增加通风等,不但减少了新冠病毒感染的发病、住院以及死亡,也减少其他感染性疾病的罹患,诸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轮状病毒等感染的发生率都明显下降,甚至流行性感冒一度消失。而长时间的人为干预导致人群病原体免疫刺激缺乏,易感人群增加,群体免疫水平较疫情前下降,两者之间的免疫水平差距即“免疫债”。俞慧菊也表示,自去年12月份我国新冠疫情放开之后,社交隔离解除,儿童陆续开学,各种感染性、传染性疾病开始抬头。“这是因为过去三年他们大多都在家里,没有接触细菌、病毒,没有对此产生免疫力。”这波感染潮从7月开始一直持续至今,且可能仍将延续几个月。
根据《肺炎支原体引发北京秋冬季肺炎疫情:2015-2020年基于人群的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来看,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主要发生在 8 月至 1 月,并在 10 月达到高峰。整个流行大约持续 6 个月。各月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数及 MP 阳性率(灰色条表示 MP 阴性病例的数量,蓝色条代表 MP 阳性病例。其中折线橙色部分代表非流行期,黄色部分代表流行期。“从往年的情况来看,一般在高峰出现后的 1 个月左右,接诊量会开始逐渐回落。”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说道,“以目前门诊接诊量的情况来看,很多地方还处于上升阶段,这个数字可能要延长。”“肺炎支原体的传染性并不算强,通常人传人的效率较低,多以学龄儿童的接触传播为主,包括手接触、咳痰等。但现在的感染基数大了,下一步就有可能持续蔓延到学龄前儿童。我估计感染峰还要持续几个月。”常荣山分析说。需要注意的是,秋冬交替不但是支原体感染的易感期,其他病原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感染几率也相应上升。除了针对性的防范肺炎支原体感染外,也要防止其他细菌、病毒带来的交叉感染。目前,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还没有相应的疫苗,预防主要还是靠自身良好的卫生习惯进行控制,通过佩戴口罩、保持手卫生、高发期适当避开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的娱乐场所等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几率。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