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行业资讯

【重磅】2023年上半年中药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分析

时间:2023-10-03人气:作者: 药夫

2023年上半年中药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分析

中国中药协会  重磅报告


上半年中药板块业绩靓丽  

整体竞争力提升


2023年上半年回顾

Review


      截至8月底,A股上市公司2023年上半年业绩披露落下帷幕,中药板块大部分企业成绩亮眼。据公告数据显示,中药板块75家A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保持2位数的同比增长,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与中药行业持平。中药股企业持续稳步上扬反映出我国近年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红利加速释放,今年中医药行业又陆续出台了多项重磅政策,进一步为国家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保驾护航。(政策汇总见后面附件)

       中药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双涨的同时,营业成本也在悄然攀升,一半的企业营业成本同比保持了2位数的增长。这一现象反映中药行业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因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供需关系变化,自然灾害及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企业成本压力不断增大。


一、营收增长

企业竞争力逐步提升


      上半年75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9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31%,营收超过100亿元的上市公司3家,分别是白云山、云南白药和华润三九。99~50亿元之间的企业5家,与2022年同期持平。

      75家上市公司中营收同比增长超过平均增幅14.31%的有31家。营收同比跌破10%的除昆药集团,还有大理药业、马应龙、吉药等7家企业。

表1

上半年营收总额排名前10上市企业

       济川药业首次进入营收前10,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公司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产品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同时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所致。 

       根据米内网数据统计,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2022年全国城市公立医院清热解毒用药中成药市场占比15.66%,排名第1;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在2022年全国公立医院儿科感冒用中成药市场占比47.82%,排名第1。

图1

营收总额前5的企业近年情况统计(亿元)

图2

2023年1-6月75家上市中药企业

营业收入分布统计

       上半年营业收入5-49亿元的上市公司数量分布占比61.3%,同比增加4%,显示中药企业经营情况持续改善。



二、营业成本增长加大

企业压力加深


     75家上市公司营业成本总额为108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91%,同比正增长的企业57家,占比76%,其中保持2位数以上增长的38家,下降的18家。

表2

上半年营业成本同比增长前10企业

       营业成本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受中药材原料行情不断攀升影响,各企业生产成本明显加大,在不影响消费端需求变化的情况下,部分企业为满足生产需要,不得不进行应急预案的原料储备,导致成本节节攀升,保障中药材的稳定供应和成本可控是生产企业面临的经营难点。


三、净利润实现稳步增长

中药企业迎来更好发展契机


     上半年75家中药上市公司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总额256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77亿元增长了44.63%,增长率高居六大医药子版块第一。上半年同比利润保持正增长的是54家,占比72%,其中保持2位数以上增长的45家,下降的21家。

      净利润上涨主要受益于疫情常态化下的需求复苏,中药板块相较2022年同期实现明显增长, 另外今年上半年国家政策持续支持中药行业,“品牌中药和产品质量”在市场竞争中影响力逐步提升,进一步拉动行业的增长。近年来中药行业监管趋严,行业发展渐趋规范化、标准化,在利好政策催化、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下,中医药板块迎来历史性发展契机。

      上半年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7家,比2022年增加了1家。净利润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云南白药28.28亿元、白云山28.11亿元、华润三九18.77亿元、以岭药业16.06亿元、片仔癀15.40亿元。

图3

净利润前5的企业近年情况 (单位:亿元)

     净利增幅方面,同比增幅超过100%的公司有8家,分别是太极集团、陇神戎发、天士力、特一药业、康恩贝、西藏药业、吉林敖东、嘉应制药。

      太极集团增幅最大为342.26%,盈利增速为中药行业上市公司前列,其核心品种放量显著,藿香正气口服液收入18.13亿元(+81.66%),其为国家医保甲类、OTC甲类(双跨)、国家基药品种,米内网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在祛暑剂品牌排名中,太极集团的藿香正气口服液蝉联榜首,急支糖浆(独家品种)收入5.28亿元(+149.06%)。      

      其次是陇神戎发283.49%和天士力269.75%,核心大品种销售向好、市场拓展效果明显、寻求数字化转型等是助推中药企业上半年业绩增长的主因。

表3

上半年上市企业净利润总额排名前10


四、研发费用增长缓慢

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75家上市企业上半年研发费用总额49.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9%,与营收占比为2.47%,48家企业研发费用为正增长,27家企业出现负增长。

       研发费用占营收比超过10%的企业4家,这4家都不是营收排名前10的企业,营收前十的上市企业中,仅有排名第十的天士力的研发费用占营收比较高为8.01%。


表4

上半年上市企业研发费占营收比前10统计

        康缘药业营收为25.53亿元(排名19),研发费用3.63亿元,与营收占比为14.24%,同比增长31.02%,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近三年公司已累计获批4个中药新药产品。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647件,拥有独家中药新药46个,已发展为中药制药行业的领军企业,为公司实现“学术优势、市场强势”目标提供了良好基础。公司建立了国际先进的创新药物研发体系,通过“研发一代、规划一代”的合理布局,运用药物开发的先进技术,研制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具有临床优势和特色的创新药物。同时公司通过上市后循证医学临床再评价,阐明产品的临床优势和安全性,为上市品种的学术推广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支撑。

       康弘药业营收19.20亿元(排名24),研发费用1.82亿元,与营收占比为9.51%,同比增长16.38%,研发创新方面,公司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持续在眼科、脑科、肿瘤等领域加大投入深入研究、专业创新,不断推出临床迫切需要的高品质新产品,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核心治疗领域的优势地位。中成药板块,国内首个获批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成药-渴络欣胶囊,于2023年3月收到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药品再注册批准通知书》,同意再注册;2023年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中药保护品种公告(延长保护期第10号),批准子公司四川济生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胆舒胶囊继续给予2级保护,保护期限到2030年1月19日。

        以岭药业营收67.9亿元(排名7),研发投入4.2亿元,与营收占比为6.19%,同比增长9.21%,值得一提的是,以岭药业在创新药方面捷报频传,中药1.1类新药芪黄明目胶囊目前报产在审,该产品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公司六大专利产品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连花清瘟胶囊、津力达颗粒和养正消积胶囊均进行了随机、双盲、多中心大样本的循证研究,部分研究结果发表在国外权威杂志,在国内外医学界产生重大影响。截至目前,公司共有13个专利中药品种,其中10个列入国家医保目录,5个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公司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打下了良好基础,提供了强大动力。

       目前国内中药企业整体研发动力仍显不足,加速创新研发需求迫切,随着药品集采、医疗行业反腐、资本市场环境变化等众多不确定因素挑战,轻研发的企业必然被淘汰出局。

      上半年上市公司纷纷加大中药新药研发力度,主要原因一是在于集采对于中药独家品种和创新药品种的降幅会减小,二是在于提升独家品种的市场竞争力。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和上市申请数量、批准数量呈现同步增加趋势。上半年药品注册申请受理方面,中药数量大幅攀升,根据CDE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CDE共受理了54件中药新药临床申请,较2022年同期增长64%,数量创同期新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尊重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这既是中医药的发展方向,也是中药现代化、产业化的建设目标。国家政策导向、核心大品种销售向好、市场拓展效果明显等原因助力中药企业上半年业绩增长。不过,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或将成为下半年行业面临的挑战。


附表

2023年以来中医药主要支持政策汇总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