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我国经济体现了较强的韧性和活力。从各上市中药企业发布的半年报来看,中药行业上半年的发展比较振奋人心。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上半年,73家中药上市公司中,有46家公司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增,占比63%,并且这些“双增”的企业中,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幅都在两位数以上的企业不在少数。
上半年,中药材价格暴涨、医药反腐、中药集采,是中药行业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随机整理了18家上市中药企业的半年报数据,以求“管中窥‘报’,可见一斑”的效果。
药材涨价对企业业绩影响有限
大多数中药上市企业在风险分析中,提及了中药材原料价格上涨的风险。一般认为,中药材原料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的是中药企业的营业成本,可能导致成本增加。
华润三九、同仁堂、康美药业、济川药业等18家中药上市公司中,有12家企业营业成本同比有不同幅度上升,比如华润三九同比增加66%,同仁堂同比增加39%。但是这12家营业成本上升的企业中,有10家营业收入和利润也实现了较大的同比增幅。比如华润三九营业收入同比增幅56%,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幅37%。康美药业主营业务为中药饮片生产销售,中药材占饮片成本比重较高,康美药业上半年营收23.77亿元,同比增幅34%,虽然依然是亏损2.06亿元,但同比减亏12%,亏损进一步收窄。
营业成本包括药材原料、辅料、包材、燃料动力、工人工资、设备厂房折旧等。药材价格的上涨,对于营业成本的影响是有限的。营业成本提升,并不意味着企业主营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的下降。以片仔癀为例,由于其所需天然牛黄、麝香等原料药材稀缺涨价,片仔癀产品的销售价格也水涨船高。2023年上半年,片仔癀零售价格从590元/粒提升至760元/粒,涨价幅度高达29%。上半年,片仔癀的营业成本、营业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均出现了不同幅度上涨,扣非净利润涨幅最大。
18家企业中,有6家企业营业成本同比有不同幅度下降,营业收入也有不同幅度下降,扣非净利润则涨跌不一。比如九芝堂药业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8%、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但是扣非净利润同比涨幅高达77.4%,涨幅居18家企业之首。大理药业营业成本同比下降6%,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扣非净利润则下跌20%。
营业成本下降,可能是企业采取降本增效措施,也可能是企业销售受阻、产品产量减少等原因。且以上18家企业均未提及药材价格上涨对上半年业绩带来不利影响,可见上半年药材价格上涨,对药企的负面影响力比较有限。
7月21日,国家卫健委会、教育部、公安部等十部门联合部署了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药企销售费用一直是证券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也是医疗反腐的关注重点领域。因为药品销售过程中的带金销售等违规行为产生的费用,一般会以各种形式变相计入“销售费用”中,销售费用畸高,往往会引发监管部门和公众关注。
对上述18家中药企业的销售费用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进行比较,发现销售费用平均占营业收入的29%。7家企业销售费用超过营业成本;6家企业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40%以上;2家企业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50%以上。
随着医疗反腐的持续深入和常态化反腐机制的建立,可以预见,整个医药行业风气将得到提升,医药行业销售费用将显著降低,药企的利润“成色”会更高,而药品价格则有进一步下降可能。
随着国家医保改革的深入推进,中药集采呈现扩面提速的发展势头,中成药、配方颗粒饮片、传统饮片都进入集采的范围,中药集采联盟成员越来越庞大。
集采对中药企业是否“生死劫”?从对上述18家企业的半年报分析来看,集采对于不同类型企业带来的影响规律不尽相同。
1.集采低参与度企业
一部分中药企业主要通过零售药店、网店等零售途径销售药品,基本不参与中药集采,药品销售价格有较大的自主空间。比如:
同仁堂主营产品为非处方药(OTC),如六味地黄丸、五子衍宗丸、乌鸡白凤丸等,主要销售途径是药店,基本不参与集采。同仁堂的OTC王牌产品同仁堂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等也极少参与集采。
华润三九则在着力打造三九感冒灵等CHC(消费者健康)产品,CHC健康消费品业务覆盖了感冒、皮肤、胃肠、止咳、膳食营养补充剂等近10个品类,其营销卖点主要是“家中常备”,多数为OTC药品和膳食补充剂,也不在集采范围。上半年华润三九CHC产品的销售额达68.1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0%以上,而其经营的处方药虽然涉及集采,但处方药所占比重远小于CHC产品。
2.集采高参与度企业
部分中药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处方药,高度依赖医院药房、医保定点药店等销售渠道。在中药集采提速扩面发展势头下,这样的企业需要主动参与到集采中。这类处方药的销售受到集采规则、医保药占比控制、临床合理用药政策等多重影响,药企产品定价的自主程度也比较低。
中药注射剂企业是典型的集采高参与度企业。中药注射剂曾是医药市场非常“吸金”的品种,许多注射剂单品年销售量都曾轻松过亿元。然而,近年来,监管部门对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安全性、必要性和经济性越来越关注,中药注射剂被列入国家和地方的重点监控药品目录。政策对中药注射剂的采购、临床应用和上市后研究和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
2023年1月,《国家药监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对中药注射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药注射剂生产所用的中药材,原则上应当符合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督促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主动开展中药注射剂上市后研究和评价,持续提升对中药注射剂的药物警戒水平和能力”。
中药注射剂企业大理药业、龙津药业等都是典型的集采高参与度企业。以大理药业为例,其拳头品种参麦注射液产品在湖北19省中成药省际联盟采购中未中选,参麦注射液原有等级医院市场的销量接近全军覆没。在广东6省中成药联盟集采中,其王牌品种醒脑静注射液中了备选,备选只是中选因故不供货的药品的替补,被采购的可能性极低,大理药业又痛失了6省的市场。上半年,大理药业营业收入5957万元,同比下跌15%,亏损1351万元,亏损面同比进一步扩大。
一些具有真正临床价值的独家中成药品种,在集采中还是有突出优势的,即便价格下降,下降幅度也是温和的,并且可以通过扩大销量来增加市场份额。这倒逼药企注重研发创新和降本增效,开发更多临床价值突出且有一定价格优势的独家品种。
所以,传承创新,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中药企业的生存之道。
编辑:陈丽娜
首发于《医药经济报》总第4527期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北京市东城区等54地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同意北京市东城区等54地建设...(769 )人阅读时间:2024-04-22【国家药典委】酸枣仁、炒酸枣仁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草案(修订
4月8日,关于酸枣仁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草案(修订草案)的公...(652 )人阅读时间:2024-04-08四川雅江突发森林大灾,虫草、麝香、黄芪等名贵中药材损失需待评
3月15日17时许,四川甘孜州雅江县呷拉镇白孜村发生一起森林...(941 )人阅读时间:2024-03-18全国人大代表于东霞:推进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 让道地药材更“地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614 )人阅读时间: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