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行业资讯

同种药售价是线上2倍,药监局回应了!

时间:2023-09-03人气:作者: 中兽医药信息网

同品牌、同规格的药品,不同渠道购买,价格天差地别,引发了消费者疑虑……

01

药店是线上价格的2倍多

周女士怀疑被坑向媒体反映

近日 ,扬州市民周女士因头痛咽喉不适到小区附近的药店购药,但结账时惊讶地发现两盒普通的药品“久邦头孢克肟胶囊(100mg*12粒)”(以下简称“头孢克肟胶囊”)和“双氯芬酸钠缓释片(22片)”(以下简称“缓释片”),优惠后的价格分别为23.56元和26元,共计金额近50元。

回家后带着对药品价格的质疑,周女士查询了同款药品的网售价格,结果惊讶地发现,同一种药品在网上的售价不到药店的一半。药品价格的天差地别,令周女士感到被宰割的不满。

周女士决定维权,于是她把自己购药的经历向当地的媒体扬子晚报进行了反映。

扬子晚报记者经过核实,发现情况确实如周女士所言:美团买药平台同品牌、同规格的“久邦头孢克肟胶囊(100mg*12粒)”价格从6.41元-9.9元不等,最贵的单价仅为9.9元,;而另外一盒缓释片的价格美团买药平台显示从8.79-11.8元不等,最高价格11.8元同样不足周女士所购价格的1/2。

为什么统一品牌、同一规格的药,线上和线下的零售药店价格悬殊如此之大?这种现象合法吗?同一款药品价格差异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消费者权益受损?为了寻找答案,记者展开了调查。

02

市监局:合法定价遵循市场经济原则

律师称:只要明码标价就不属于欺诈行为

带着疑问,媒体走访了扬州市市场监管局。

扬州市场监管局价监处处长贡正兵就媒体反映的药品价格问题进行了解释。他指出,目前我国药品定价采用了自主定价机制,除了精神类和麻醉类药品由国家统一定价外,大多数药品都由经营者自主定价,符合市场经济基本原则。

假如遇到像疫情期间这样的特殊时期,在国家大的政策引导下,如果出现商家囤货涨价,导致消费者购买显著高价的药品,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保护协会、12315热线以及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投诉维权。相关部门将会通过调查进货单和成本核实来判定,然后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此外,非特殊时期内的药品销售流程中,只要药品终端销售不涉及垄断行为,没有哄抬物价,没有虚假宣传或者引导消费,且已明码标价,一般不会被视为价格违规行为。同时,贡正兵提醒消费者,如果购买到假冒药品或者过期药品,情况会有所不同,不需要考虑上述前提,可以直接向相关部门举报以维护自身权益。

与此同时,记者也咨询了当地律所的律师。

据当地一位周姓律师介绍,法律并没有强制规定线上线下价格必须一致。不论是药品还是其他商品,在线上和线下都有售卖且都标明价格,不属于价格欺诈行为。此外,商品的销售价格通常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价格差异是正常的。

03

同一款药不同药店价格亦不一

哪些因素导致了药品的价格差异?

搜药了解到,不仅同一款药线上与线下价格悬殊,事实上,不同药店之间的同一款药价格有时差距也不小。

今年5月份,江苏仪征的一位市民在当地药店购买降压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时就发现同是该款药A药房卖35元一盒,而附近的B药房则卖45一盒,两家药店价格相差了整整10块钱。

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导致了线上与线下、药店与药店之间同一款药的价格差异?

经过梳理,搜药发现,导致这种价格差异的关键性原因,首先要追溯至一个重要的文件,该文件就是2015年5月5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规定,从2015年6月1日起,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外,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即从2015年6月1日起,我国绝大多数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

这也是扬州市场监管局价监处处长贡正兵回复记者时所讲的大多数药品都由经营者自主定价,符合市场经济基本原则。

市场调节价是指在市场经济中,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它是通过供需双方的自主决策和交互作用来确定的。同时,市场调节价反映了供求双方在市场竞争中达成的一种平衡。

换言之,“市场调节价”形成了线上、线下及不同药店之间同一药品价格不一的社会现象。

众所周知,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房租、工资水平等存在着差异,而这些因素往往导致了同一款产品价格的不同呈现形态。以房租为例,开在市中心黄金地段的药店与开在农村里的药店受租金影响,市中心药店的部分药价显然要比农村药店的药价要高,否则开在市中心的药店便无法承受高额租金及相应的成本开支。于是,便产生了不同药店之间的同一种药品的价格差异。

相比与线下零售药店,线上药店的经营成本较低,线上药店大多数不需要租金昂贵的门面,随便找个条件达标的仓库即可运营,节省了大笔房租、人力、水电等方面的成本,所以在价格方面线上药店往往比线下的要低。

另外,议价能力方面,很多线下中小型零售药店不及大型连锁与医药电商巨头。中小型一般通过中间商进货,而大型连锁与医药电商巨头则直接对接厂家,药品进价成本的不同自然造就了销售价格的差异。

而供货渠道、经营策略、市场竞争等因素也会导致线上与线下、不同实体药店之间产生价格高低。

通过了解药价形成的背后实际因素,以后买药遇到价格差异时,也许会让更多人变得更加理性而平和,进而自然平复掉一些惊讶与错愕。

本文源自搜药,意在传播中医文化,文中提到的中医药知识,仅供学习交流。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