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以来,中药材价格整体呈现持续上涨趋势,近段时间更是频频登上热搜,连消费者也开始感受到“中药贵了”。
“听说今年中药加了两次价。”广州市民陈阿姨表示,因为平时喜欢煲汤、熬凉茶,偶尔会买一些药材或精制饮片自己搭配煮服,但今年来,经常光顾的药店也开始频繁涨价了。“清热解暑类中药价格倒还稳定,但当归、党参这些滋补品,价格涨得厉害。”近段时间来,互联网平台关于“中药涨价”的话题讨论热度颇高,不少网友甚至大呼“吃不起了”。作者走访了广州多家药店,询问了网友高频“点名”的酸枣仁价格,其中某药店100g装的炒酸枣仁价格为270元,店员表示,近段时间确实有过一次调价,但涨价前具体价格多少并未透露。实际上,不仅消费者颇有疑惑,中医们也苦于开方。有医生在社交平台分享近期坐诊经历,她表示,给病人复诊,在原本的方子上只调整了几味药,价格却由原本的五百多上升到七百多,仔细一复核,发现几天时间基本每味药都涨价了,有的药甚至涨价几倍。河南鲲鹏药业有限公司电商负责人滑艺鹏同样表示,门店坐诊的中医开方多数会有自己的习惯,同样病症不会有太大的配方调整,在中药材大规模涨价后,常见病症的药方价格普遍随之上涨了30到50元,对患者来说也是不小负担。业内有人表示,过往中药材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通常为“三年一个小周期,九年一个大周期”,对零售终端的销售情况往往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本轮周期已经持续了11年,目前已连续上涨超3年,呈现“失控”态势,逐渐蔓延至消费端。不过,从药店销售来看,目前中药材涨价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小。一方面,中药及精制饮片在药店的销售占比本身就不高;另一方面,从消费者习惯看,有连锁药店负责人表示,现阶段涨价的基本都是配方饮片,由于消费者依从性问题,价格上涨一些对销售没有太大影响。而精制饮片价格比较稳定,且不需要医生处方,也没受到影响。但随着中药材涨价愈演愈烈,对药店整体经营的影响已逐渐显现。“进货成本持续升高,我们肯定要去考虑调价的问题。”揭阳市立丰药业连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位清表示,目前社会面上还存在一些“老库存”,销售端的价格还没有全面跟涨,药店采购价上涨了,销售价格又不好调整,成本明显提高。“为了避免高价赶客,我们的调价会相对滞后一点,先看看市场反应,再慢慢调价。但售价也不会跟进货价等比例上涨,所以我们的成本还是在增加。”“今年3月份党参有过一次涨幅高峰,5月份去亳州中药材市场采购时,发现党参、当归又涨了,属于涨价‘重灾区’。”滑艺鹏表示,由于中药材对储存条件要求更高,多数药店也很难提前囤货,只能尽量跟着波动周期走,但在持续高涨的趋势下,很难避免“高价买入”。“如果涨得太高,药都没法好好卖了,解释成本太高了。所以,最新一期党参进货以后,因为不敢贸然提价,我们几乎赔本卖了一个月。”滑艺鹏表示,中药材持续涨价是个市场普遍现象,但消费者与药店的视角不同,导致药店在销售环节很难去跟顾客解释。“药店中药板块的消费者往往都是忠实客户,一旦涨价他们会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我们家连锁药太贵了。”为了最大程度减轻消费者的不满,鲲鹏药业门店会进行“涨价预告”,对购买相关产品的顾客做好宣导,方便有需求的顾客提前低价备货,到正式涨价时,消费者也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更易于接受。此外,还有药店负责人透露,因为不同厂家的产品定位、内控标准参差不齐,连锁药店出于合规及质量保障考虑,通常不会随意更换货源,如果采购价大涨,销售价格必然跟着调整。市面上的中药存在真伪优劣,并且部分中药属于农副产品,表面看和饮片差不多,但实际的检测检验标准相差甚远,消费者并不清楚其中差异或欠缺辨别能力,转而去购买低价低质的药材或未经检测的原药材,对于药店及消费者而言,算是双输局面。中药材作为整个中医药产业的物资基础,一旦涨价对全产业链都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中药材价格‘失控’背后有多重原因。”中康科技中药大数据中心总经理贾海彬分析表示,除经济及气候影响之外,其深层原因是整个产业链利益结构失衡,生产方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客观上导致其产能保障能力薄弱;另一方面,此前种植户的盲目生产、大面积抛荒也为本轮涨价埋下伏笔。而由于中药材生产基础薄弱,在药典质量门槛提升之后,加大了多种药材原料缺口。此外,越来越多业内外资本介入,加剧了囤货炒作的情况。
而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中成药集采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价格下降进一步激发消费需求,原料价格短期可能不会回落。
谈及对零售终端的连锁反应,贾海彬进一步表示:“药企利润空间收窄,中成药提价,可能促使部分品种洗牌甚至消失。对于零售终端而言,销售价格肯定会上涨,带来销售额提升,但整体销量会下降。未来药店部分品类甚至可能面临涨价、断货的情况。”
随着本轮中药材价格上涨引发各界关注,行业多方渴望这场“异常涨价”可以得到遏制,更希望中药产业顶层架构可以得到完善,缓解产业链利益分配失衡等问题,构建中药材质量及价格稳定体系。贾海彬认为,在这样的“异常”涨幅下,可能会倒逼工业加快走向原产地,对种植业进行扶持。除此之外,那些能对原料控制成本的企业,将在接下来的市场中占有先机。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