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行业资讯

部分中药材涨幅达900%,苦了谁?

时间:2023-06-28人气:作者: 赛柏蓝

01部分中药材涨幅达900%

有合理解释吗?


开弓没有回头箭,开耕亦然。这些天关于中药材价格的讨论一直在持续,根据业内流传的江苏省医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报告,“200个常规品种年涨幅超过50%,100个常规品种年涨幅超过100%,25个常用大宗药材年涨幅超过200%,鸡骨草等个别品种年涨幅达到400-900%”。

根据往年经验,现在天气热,药材市场应该是淡季,但今年却非常反常。尽管在疫情期间,曾有金银花、连翘等药材出现涨价,但那都是有需求增长在前作为涨价的铺垫。


这一次涨价,笔者认为暂时找不出相对合理的解释。

任何原材料的涨价,从原因上讲,一般有这几种:


一是需求增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下游生产企业大批量采购保住产量,但不至于多个产品都有这样巨大的价格波动。


二是产量变低。这相当于限流,假设原来市场上有十吨货,现在只有一吨——刚性需求加上百分百的市场经济,那这一吨货,也可能卖出十吨的利润来。就目前看,似乎也尚未有原产量降低的报道。


三是产量有降低的趋势。中药材种植,依赖的是农田,尽管有不少药企有自己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但更多药企还是以收购的形式和药农合作。现在农田的管理有变严的趋势,以往各自种植药材,将来未必可以。有人认为中药材有降低产能的趋势,进而提前备货。本身货源就那么多,一家备货量提高一成,又一家备货量提高两成,直接就可能撬动价格攀升。


此外还有业界人士提到一点,可能有资本入局进行趸货,使得市面上流通量减少。


这种手段变相推动药材价格上升,看上去对于种植户是利好,但考虑到种植成熟周期,短期的价格拉动,很难持续到下一次收获期。


而一些种植户可能会对高价值药材产生错误预估,导致有的产品产量增加,有的药材种植量减少,进一步加剧中药材的价格波动。


02中药材提价

影响了谁?


怎么选择最适合炒作的材料也有其讲究,实际上也往往会有更多变数,比如是不是易于储存?有没有霉变风险?储存温度对于电量和环境条件的需求等等。所以这个炒作,笔者认为,绝不是一般人的随意一笔。如果真的有炒作,必然是已经预估过成本与风险,大概率能赌赢的团队行为。


面对中药材涨价,单个中药企业是难以招架的,因为药品的供应、价格被要求稳定。一个药品一旦断货期太久,考虑到救治需求,必然会被其他产品替代。等替代发生,即使货源再重新补上,也很难再度进行二次替代。


如果炒作真的存在,其实对中药企业也是一种错杀。


一药企成本提高。原料成本上扬,最终终端价格失去竞争优势——很多企业都非常担忧这一点,如果恰好是集采产品,那么很可能出现影响供应等负面事件。


二限制药企产能,甚至使药企失去院方市场——被其他竞品取代,继而彻底失去。


三是扰乱药农正常的种植比例,涨跌波动可能导致一部分人彻底不再碰中药材种植,从根源上影响整体的原材料供给格局。


中药材涨价,不要片面的认定是对种植户的利好,毕竟到了下游阶段,种植户是没有话语权和决策权的,他们不是“拿钱的大头”。


如此的暴涨,或对整个产业链造成冲击,苦的也绝非仅仅是中药企业。


END
特约作者 | 老薛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