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新药有望在美上市
时间:2023-06-12人气:作者: 制药网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患有痴呆症的患者已超过5500万,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近1.39亿。
渤健阿尔茨海默病新药有望在美上市
(图片来源:制药网)
针对AD,全球各大制药公司在过去的20多年里相继投入数千亿美元研发新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但早前获批的包括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等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2021年6月,渤健的阿尔茨海默症药物Aduhelm
(aducanumab)获批上市,这成为2003年来头款获FDA批准的此类药物。近日,渤健再传好消息,其又一款阿尔茨海默病新药有望在美完全上市。
当地时间6月9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FDA咨询委员会”)以6-0投票赞成完全批准Leqembi的决定。FDA的最终决定预计将在7月6日或之前公布。业内认为,Leqembi有望成为20年来头款获得FDA完全批准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
Lecanemab由日本卫材药业(Eisai)和美国渤健公司(Biogen)联合开发,其是一种抗β-淀粉样蛋白(Aβ)单克隆抗体,能够选择性结合以中和消除可溶性、有毒的淀粉样蛋白-β(Aβ)聚集体(原纤维),而这些聚集体被认为促进了阿尔兹海默症的神经退行性过程。该药于2023年1月6日通过加速审批途径批准其上市,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这也是继Aducanumab后,全球第2款获批上市的抗β-淀粉样蛋白(Aβ)单克隆抗体。卫材曾表示,将把Lecanemab在美国市场的价格定为2.65万美元/年。
回看全球药企研发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的历史,多以失败告终,不乏辉瑞、强生等大型药企的产品。美国药物生产与研发协会(RhRMA)2021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1998年至2017年,研发治疗和预防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的尝试失败约146次,只有4种新药被批准用来治疗该疾病的症状。可见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研发成功概率非常低。而一旦研发失败,该药前期的投入都将打水漂,对于药企而言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据介绍,Lecanemab是头个具有改善疾病本身功能的药物,对于阿尔兹海默症早期患者而言或起作用。毫无疑问,Lecanemab被寄予了厚望。值得一提的是,Lecanemab对于中度到重度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疗效并未被研究证实,因此也未被批准用于中重度患者的治疗。
而除了渤健的新药有好消息以外,今年5月,礼来制药也宣布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三期临床取得进展,其TRAILBLAZER-ALZ
2的3期临床研究获得了阳性结果,结果显示Donanemab显著减缓了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和功能的下降。Donanemab达到了基于阿尔茨海默病综合评分量表(iADRS)评估的从基线到18个月的主要终点。基于这些结果,礼来将尽快开展全球范围内的递交工作,并预计在本季度内向FDA递交上市申请。此外,礼来将与FDA以及全球其他监管机构合作,推动药物尽快获批。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