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概况
朱芸芸 郭璐娟 陈乐 徐雷
苗玉焕 杜鸿志 刘大会
(1.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药资源中心;2. 九州天润中药产业有限公司 湖北省道地药材良种繁育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在灸材方面的应用
灸法习称艾灸,是针灸疗法的重要部分。艾灸疗法早在《灵枢经》中就有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具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经络坚紧,火所治之,陷下则炙之;络满经虚,炙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艾灸疗法作为中国中医学的重要成果之一,应用历史悠久,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升阳举陷、补脾益气、防病保健等功效,其在历史不同时期的医疗方案中均有记载,见表1。
艾叶为艾灸的原材料,采收晒干后经粉碎、除杂等操作制得艾绒,可根据加工方式和规格的不同将其制成艾条、艾柱等。艾灸主要是通过燃烧艾绒所产生的艾热来刺激人体腧穴及病变部位,刺激经气的活动,从而调动经络调节作用,协同药物作用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同时,艾叶的芳香气味具有渗透性,传至皮肤后,可促进神经兴奋,增强机体活力 ,故艾灸治疗根本原理在于通经脉、调气血,以通为用。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发展,有学者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突破传统针灸作用机制研究的局限性,观察针灸干预后生物体代谢产物数量、种类的变化,发现针灸对多种代谢通路的调节与疾病代谢紊乱状态有关,包括糖、脂和氨基酸代谢及神经递质代谢通路的调节等。
2 在传统方剂中的应用
中国古代已对艾叶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即载有2个用艾处方,即胶艾汤和柏叶汤。汉末陶弘景《名医别录》则详细介绍了艾叶的性味及功能。临床上,艾叶与其他中药进行广泛配伍使用。查阅典籍发现,关于艾叶的处方有309种,艾叶与多种中药配伍使用,其中与当归、阿胶、川芎、地黄、白芍等中药配伍较多,多用于治疗妇科、消化道及皮肤等方面的疾病。艾叶与当归配伍使用的处方数量最多(147种),其次是阿胶(112种)、川芎(84种)、地黄(77种)、白芍(64种)、甘草(62种)、白术(57种)、芍药(52种)、人参(51种)等。艾叶的处方中65%用于治疗妇科疾病,20%用于治疗消化道疾病,6%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其余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眼部疾病等。
2.1 妇科疾病
艾叶被称为宫寒圣药,与其他中药配伍,可治疗多种常见妇科疾病,如痛经、子宫出血、胎动不安、月经不调、吐衄、崩漏、带下等。在《金匮要略》中记载的“胶艾汤”由艾叶、阿胶、川芎、当归、芍药、甘草、干地黄配伍;其中,艾叶补阳,阿胶滋阴,主治崩漏下血、胎动不安、产后子宫收缩不全等。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胶艾汤能增强机体造血功能、增强止血凝血作用、提高免疫力、调节内分泌、收缩子宫等。《沈氏尊生书》中记载的“艾附暖宫丸”由艾叶、香附、桂枝、当归、赤芍、续断、乌药、巴戟天、鸡血藤等配伍,可温宫、调经止痛。白瑞研究发现,艾附暖宫丸治疗月经后期虚寒证患者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卵巢及子宫血流动力学异常。另有研究表明,艾附暖宫丸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促进子宫内膜增生。
2.2 消化道疾病
艾叶常与干姜、当归、地榆、黄连等中药配伍,具有止痢、止吐之效。《鸡峰普济方》中记载“保婴艾叶汤”由艾叶、当归、干姜、木香、厚朴、草果、良姜、丁香、甘草配伍,可用于治疗冷痢肚痛。《圣济总录》中记载阿胶(炙燥)三两、艾叶(焙)三两、地榆四两、芍药四两、蓟根五两配伍,可治疗吐血不止。《太平圣惠方》中记载的“艾叶丸”由艾叶、黄连、木香、地榆、伏龙肝、阿胶、当归、赤芍药、黄芩配伍,可用于治疗腹痛、赤痢及劳后带下。
2.3 皮肤疾病
艾叶具有止疮之效,与苦参、川椒等中药配伍,能解毒、祛风、止痒。《杨友信方》中记载的“苦参外洗方”包括苦参、明矾、芒硝、川椒、艾叶、荆芥、蛇床子等中药,可清热祛湿、祛风止痒,同时可用于治疗肛门湿疹。《古今医统大全》中记载的“椒艾囊”由艾叶、川椒、草乌配伍,可用于治疗脚气、风气、毒气等。
2.4 呼吸系统疾病
艾叶与其他中药配伍可用于止咳化痰,《鸡峰普济方》中记载“艾叶汤”包括伏道艾叶、生姜、杏仁、松节明子木,可用于治疗男女虚劳咳嗽,痰涎不止。《简明医彀》记载焚香透膈由筒鹅管石、款冬花、艾叶、雄黄配伍,可用于治疗风寒冷嗽、胸膈胀满。
2.5 眼科疾病
艾叶也可用来治疗眼科疾病,《银海精微》中记载的“艾煎丸”采用艾叶(醋蒸,焙干)、薄荷、当归、地骨皮、晚蚕沙、糯米、秦艽、黄柏、桔梗、绵黄耆等配伍,用于眵泪黏浓出而不绝。《眼科锦囊》中缓和二神丹艾叶,酒粕各等分可用于治疗眼胞滞血不散、翳膜疼痛。
2.6 在经典名方中的应用
在艾叶悠久用药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八大经典名方,主要分为补益方和理血方两大类,其中补益方包括补血(生血补髓汤、芎归胶艾汤)和补阳(补肾安胎饮、益肾调经汤);理血方包括活血(逐瘀止崩汤、艾附暖宫丸)和止血(四生丸)。具体配伍及功效见表3。
3 在中成药中的应用
目前,中成药关于艾叶的记载有104种,在市场上流通的有87种,与多种中药配伍使用(图1),主要用于妇科疾病、风湿痹痛类疾病、皮外科疾病等(表4)。其中与当归、白芍、川芎、地黄等中药配伍使用较多,这与传统方剂的使用一致。
除制成传统剂型,还逐渐发展了合剂、茶剂、气雾剂、喷雾剂、胶囊剂和注射剂等新剂型。例如,川郁风寒熨剂(独活、苍术、郁金、细辛、川芎、川乌、白芥子、乳香、红花、薄荷、樟脑、艾叶、松节、香加皮)可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热引起的腰腿痛、慢性软组织损伤;息伤乐酊(防风、白芷、草乌、三七、肉桂、大黄、血竭、鸡血藤、艾叶、透骨草、地黄、薄荷油、樟脑、紫草、雄黄)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肠胃散(肉桂叶、吴茱萸、艾叶、砂仁、丁香、陈皮、茯苓、岗松、大叶桉叶)具有温中散寒、燥湿止泻之功效;艾叶油胶囊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痰多。
4 在兽药方面的应用
兽药是医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合成类兽药或饲料添加剂等造成的药物残留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绿色、健康、安全成为养殖企业首要的解决问题。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第194号公告中严格限制了除中药外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与进口。中药兽药是中药的一大特色,因其纯天然、无药物残留等特点,引起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20年版(二部)收载了与艾叶相关的方剂保胎无忧散,其由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艾叶等中药配伍,可用于猪、牛、羊等胎动不安,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机体内环境、调节细胞因子水平和激素分泌,影响相关的基因表达等。民间亦有一些关于艾叶治疗动物疾病的偏方,如将艾叶、生姜、小茴香一同用水煎汁灌服可治疗家畜胃寒引起的消化不良。艾叶、石榴皮(炒焦)和红高粱水煎可治疗家畜久泻肚痛。将艾叶煎液清洗患部,配合艾叶灰外敷,治疗猪直肠脱出性出血效果较好。
艾叶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饲喂动物,最早见于19世纪80年代初期。艾叶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成分,有助于给动物补充营养。实践证明艾叶作为饲料添加剂可预防动物疾病、增强动物体质、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饲料转化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文献报道在饲粮中添加艾叶粉能够有效提高蛋鸡生产性能,改善蛋品质,增强蛋鸡抗氧化能力。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将艾叶粉作为生猪喂养基础日粮,可显著增加生猪体质量,降低下痢、腹泻等发病率。而采用10%艾叶粉添加基础日粮对黔北麻羊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参数没有不良影响,但可提高饲粮蛋白质消化率和抗氧化应激能力。
5 其他
艾叶除直接用于临床外,还可应用于食品、保健品、消毒用品、医美产品等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要求由满足口感提升到增加营养和保健功能等,绿色、健康的食品成为更多人的追求。艾叶有解毒、杀菌效果且能防止代谢废物积聚,作为茶饮不仅可以缓解疲劳,还可以用来治疗腹泻和便秘。由艾叶制作的青团色泽宜人、清香可口,据考证其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最开始常作为祭祀品,而现在已成了一道时令性很强的健康小吃。
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较快,产品逐渐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在化妆品中添加中药或其有效成分可改善部分皮肤问题。以艾叶面膜为例,因艾叶中富含黄酮类成分,可透过皮肤直接作用于色斑,加速皮肤细胞新陈代谢,可补水、保湿,起到淡化色斑的作用。含艾草纯露的喷雾剂具有广谱的杀菌性、抗过敏性和消炎止痒的作用,同时由于其独特的清香,还具有提神醒脑的效果。艾叶提取物对水果有保鲜作用,具有开发成天然保鲜剂的潜力。在其他日化领域,如洗涤、口腔、驱虫产品等均添加艾叶或其提取物。总之,艾叶在大健康领域亦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6 结语
随着近年中医药文化的兴起,养生和保健成为热点话题,极大地促进了艾叶产品的使用与研发。艾叶作为传统“灸草”,在医疗与保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统方剂与中成药中亦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利用现代科学阐述中医药防病、治病的机制,从整体的理论水平阐明中医辨证治疗疾病的科学原理,并与现代医学理论进行联系、整合,建立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模式,充分挖掘中医药的药用和保健价值以实现中医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走出国门既是对我国传统艾叶文化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我国艾叶文化的一大考验,在我国传统艾叶文化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加强艾叶现代药理学研究,为艾叶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