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行业知识

223个中药的鉴别图谱,图文注释,太赞啦

时间:2023-03-19人气:作者: 原始药终
根及根茎类中药

根茎类中药

是指入药部分是根茎或带有少量根部或肉质鳞叶的地下茎类药材。


根茎类

是一类变态茎,为地下茎的总称,包括根状茎、块茎、球茎及鳞茎等。


根状茎:

形状不一,有圆柱形、纺锤形、扁球形或不规则团块状等。


鳞茎:

呈扁平血状,节间极短,称鳞茎盘,上面有肉质肥厚的鳞叶,如百合、川贝母等。


块茎

常呈不规则块状或类球形,如天麻、半夏等。


蕨类植物的根茎

表面常有鳞片或鳞毛,有的根茎上密布叶柄残基。


双子叶植物根茎

外常有的木栓层;横切面有放射状结构,木部尤为明显;中央有明显的髓部;形成层环明显。


单子叶植物根茎

外表无木栓层或仅具较薄的栓化组织;横切面不呈放射状结构,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小点散布;无髓部;通常可见内皮层环纹。


还要注意

根茎断面组织中有无分泌组织散布,如川芎、白术的油点等。还应注意少数双子叶植物根茎的异常结构,如大黄的“星点”等。




秦艽

茎木类中药

性状鉴定:

需注意形状、大小、粗细、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折断面、及气、味。如是带叶的茎枝,其叶则按叶类中药的要求进行观察。


类别

形状

颜色

表面特征

质地

折断面

例如

茎类中药

木质藤茎和茎枝

多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有的扭曲不直,粗细大小不一

大多为棕黄色,少数具特殊颜色

外表粗糙,可见深浅不一的裂纹及皮孔,节膨大,具叶痕及枝痕

坚实

断面纤维性或裂片状,木部占大部分

鸡血藤可见特殊环纹;海风藤味苦,有辛辣感;青风藤味苦,而无辛辣感

草质藤茎

较细长,多呈圆柱形,有的可见数条纵向的隆起棱线,也有呈类方柱形

表面多呈浅黄绿色

节和节间,叶痕均较明显

质脆,易折断

断面可见明显的髓部,类白色,疏松,有的呈空洞状

石斛、苏梗

木类中药

多呈不规则的块状、厚片状或长条状

表面颜色不一,有的具有棕褐色树脂状条纹或斑块;有的因形成的季节不同而出现年轮

质地和气味可以帮助鉴别,如沉香质重,具香气;白木香质轻,香气较淡



皮类中药

皮类中药因植物来源、取皮部位、采集和加工干燥的方法不同,形成了外表形态上的变化特征,在鉴定时,要仔细观察,正确运用术语是十分重要。

叶类中药


药用部位为完整而已长成的干燥叶,这类中药称叶类中药。一般为单叶,如枇杷叶;少数用复叶的小叶,如番泻叶;有时尚带有部分嫩枝,如侧柏叶等。


鉴定方法:

首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来其观察颜色和状态(完整还是破碎,单叶还是复叶,有无茎枝或叶轴,平坦还是皱缩)。

观察时,需将其浸泡在水中,使其湿润并展开后观察。注意叶片形状、长度、宽度等。


花类中药

完整已开放:

洋金花、红花


完整未开放:

丁香、金银花


药用花序采收未开放的:

款冬花


药用花序采收开放的:

菊花、旋复花


夏枯草实际上采收的是带花的果穗。


药用仅为花的一部分:

西红花系柱头,莲须系雄蕊。玉米须系花柱,松花粉、蒲黄等则为花粉粒等。


性状鉴定:

常见的花类中药有圆锥状、棒状、团簇状、丝状、粉末状等;颜色一般较新鲜时稍暗淡,气味也较新鲜时淡。


菊花(胎菊)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果实类中药:

注意是完整的果实还是果实的某一部分。表面大多干缩而有皱纹。


乌梅:

肉质果尤为明显


栀子:

果皮表面常稍有光泽


蔓荆子:

具毛茸


陈皮、吴茱萸:

可见凹下的油点


茴香、蛇床子:

具有隆起的肋线


使君子:

具有纵直棱角


种子类中药:

大多是完整的成熟种子。大多呈圆球形、类圆球形或扁圆球形,少数呈线形、纺锤形或心形。表面各种纹理。


鹤虱

南五味子

山茱萸

全草类中药


药用部位为草本植物全体:

紫花地丁、蒲公英


药用部位为地上部分:

益母草


药用部分为地上茎:

肉苁蓉


药用部位为草质茎:

麻黄


性状鉴定

根据所有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及注意原植物的特征(颜色、表面特征、大小等)。




槲寄生




青蒿

铁皮石斛





藻、菌、地衣类中药


藻类中药:

与中药关系密切的藻类主要在褐藻门、红藻门,少数在绿藻门。


绿藻

多在淡水,极少数在海水中。植物体蓝绿色。


红藻

大多生长在海水中。植物体多数呈红色至紫色。


褐藻

是藻类中比较高级的一大类群,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植物体呈褐色。


菌类中药:

常见的名词术语有菌丝、菌丝体、疏丝组织、拟薄壁组织、菌核、子实体、子座等。


地衣类中药:

是藻类和真菌共生的复合体。含特有的地衣酸、地衣色素、地衣多糖、蒽醌类、地衣淀粉等成分。



树脂类中药


性状鉴定:

除了形状、大小、表面、颜色、质地、断面、气味、水试、火试等当面来鉴定,商品树脂类中药有时混有杂质,如树皮、泥土、砂石以及色素等,还需要对其品质优良和纯度做物理的、化学的测定,如在一定溶剂中的溶解度、浸出物以及树脂的灰分、酸值、皂化值、碘值、醇不溶物等。


其中酸值对于树脂的真伪和掺假具有一定的鉴定意义,但同一种树脂,其理化常数也可能因样品的纯度不同而有差异。


对树脂质量的控制,还应对其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如挥发油、总香脂酸、树脂等进行含量测定。





其他类中药


主要包括

植物的某一或某些部分直接或间接的加工品,如儿茶、芦荟、青黛等;

蕨类植物的成熟孢子,如海金沙等;

某些植物体上的虫瘿,如五倍子,没食子等。



动物类中药


常用动物类中药的药用部分有所不同,首先可以根此分类,进行分类记忆。而性状鉴定是最常见的方法,因为动物类中药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别中药的特殊性,可以观察其专属性特征,如形状、表面特征、颜色、质地、特殊的气、味等。

鉴别方法:

手试法:

毛壳麝香手捏有弹性;麝香仁以水润湿,手搓能成团,轻揉即散,不应沾手、染手、顶指或结块。


水试法:

熊胆仁投于水杯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现黄线下降而不扩散;牛黄水液可使指甲染黄,习称“挂甲”;


火试法:

麝香仁撒于炽热坩埚中灼烧,初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气泡,浓香四溢,灰化后呈白色灰烬,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马宝粉末置于锡箔纸上加热,其粉末聚集,并发出马尿臭等。






蛤蚧














矿物类中药


鉴别方法:

可通过形状、大小、颜色、质地、气味、硬度、相对密度、条痕色、透明度、光泽、解理、断口、有无磁性等进行鉴别。


1矿物类中药的形状常与其内部的构造有关:


方块状:自然铜

类球形:蛇含石

片状:红粉、青礞石、云母石

斜方柱形:方解石

针状或毛发状集合体:天然硝石

不规则块状:磁石、海浮石、硫磺


2矿物均有固定的条痕色:


樱红色或棕红色:赭石

浅橘红色:雄黄

黑色:磁石

白色:芒硝、紫石英、硝石

无色:胆矾


3矿物的硬度各不相同:


1~2级:硫磺

2级:硝石

2.5级:胆矾

3级:方解石

5级:炉甘石

5.5~6级:赭石

6~7级:磁石


4具有磁性:磁石


雄黄:

自然铜:

赭石:

炉甘石:

滑石:

芒硝:

文字内容:药师帮;图片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