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对策建议
海那尔·毛地热合曼 钟晓英 陈勇 蔺彩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
新疆中药材种植目前呈北疆带状、南疆点阵式分布的扇形结构布局,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20—2025年)》,中草药重点布局在伊犁河谷、塔额盆地、准噶尔盆地南北缘、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的8个地州市30个县市区。
表1 重点布局统计表
表2 新疆主要中药材分布区域统计表
据不完全统计,新疆2022年有25种药材的种植总面积10.67余万hm2,草本种植面积占比88%、灌木占比8%、乔木占比4%,伊犁州和阿勒泰地区种植种类最为丰富;新疆大宗特色药材“疆九味”的面积占比83.88%[2]。肉苁蓉种植面积“一枝独秀”,达到近3.3万hm2,占全区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30%左右。甘草、板蓝根、金银花、贝母、黄芪、芍药等6种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33万hm2以上,占总面积的20%左右,其他种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1.33万hm2左右,占总面积的20%左右。面积较大的还有红花2.52万hm2、小茴香1.19万hm2、甘草0.93万hm2、菘蓝0.55万hm2、罗布麻0.25万hm2、伊贝母0.14万hm2等,其他特色优势品种新疆软紫草、天山雪莲、新疆阿魏、红景天、一枝蒿、桑椹等也均有一定种植量(野生除外)。
1984年编写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草药资源名录》中收录的植物药158科637属2014种(其中包含了栽培植物93科219属637种)[3]。2004年谭勇等[2]报道,新疆中草药原植物2014种,药物1934味,人工栽培558种,野生1 408种,其中菌类13科35属90种、地衣类8种、苔藓类40余种、蕨类植物50余种、裸子植物23种、被子植物1 755种。在全国重点普查的364种中药材中新疆拥有104种,其中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大宗品种就有27种,如贝母、甘草、雪莲、枸杞、红花、麻黄、沙棘、肉苁蓉等。在新疆正生集团、安徽亳州药都宜久农业开发公司、新疆维吾尔药业公司等中医药企业的带动下,一批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药材特色生产基地初具规模,打造出裕民县无刺红花、“伊贝”、和静县紫草、阜康市阿魏、巴楚县甘草等一批中药材知名品牌。
产量万t以上的中草药为肉苁蓉和甘草,分别是3.8万t和9.4万t。此外,新疆的特色油料作物红花和经济作物玫瑰,也用作中药材,在2022年种植面积都达到2.8万hm2以上。
根据地方信息服务平台的数据统计,新疆中药材生产规程共有19个(见表3),其中肉苁蓉、板蓝根、甘草、伊贝母等17个药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标准,2个为地州标准,分别是昌吉回族自治州黄芪栽培技术规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红花栽培技术规程。目前新疆中药材生产规程逐步增多,除了小茴香、芍药等少数药材外,大宗中药材均有生产规程发布。19个中药材生产规程实操性强,在保证质量监管和技术控制下,可以为种植农户提供依据和保障。
表3 新疆中药材标准
新疆的中药材种植大部分规模较小,且零星分布在不同的县、乡、村。产业基础条件弱、投入不足,研发加工等技术较为滞后,大部分药材以原料和初级产品出售,从事中草药种植收购加工的龙头企业(合作社)较少,丰富的药材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药材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生产优势和市场优势。
大宗中药材虽制定了生产技术规程,但生产过程缺乏有效的技术标准控制和质量监管,未全面开展中药材GAP认证,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
当前新疆野生品种驯化选育比较薄弱,缺少专业人才、专业装备开展专业研究,道地药材品种缺乏、性状不稳定、规模化种植难,药材种业“芯片”等问题制约了中草药的高质量发展。缺少专门从事中药材研发和技术服务机构,特别是南疆四地州生产一线中草药种植专业人才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基层人员严重短缺。科研人才队伍不足,科学研究相对滞后,满足不了市场和生产的迫切需要。中药材综合配套规范化栽培技术仍然薄弱,机械化种收能力不强,药农种植水平不高,对中药材的品质、产量和效益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根据《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结合中药材产业发展趋势和新疆中药材种植生产实际,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的原则,因势利导、突出重点,围绕红花、黄芪、甘草、贝母、肉苁蓉、金银花、板蓝根等优质药材,选择性地发展中药材品种,稳步推动药材种植向优势生产区域集中,将“小产地”变为“主产区”,进一步扩大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技术覆盖范围,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效益显著的生产区域,持续增强中药材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中药材生产数量品质双提升。以中药材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唱响“疆十味”,推动新疆中药材种植产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准确定位。
中药材的种植要求与大宗农作物明显不同,种植农户普遍存在栽培管理技术不足,化肥农药施用不规范等问题。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利用线上线下培训、发放技术手册等方式,加强中药材生产栽培、病虫害防治等种植技术培训,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标准化种植技术指导,提升中药材种植管理水平。尽快建立健全中药材种植技术队伍,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农业技术人员和种植人员开展培训及服务指导,推进中药材种植人员掌握规范化种植技术。培育中药材种植大户,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实现企业和药农共同发展,推动健康需求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积极引导各地广泛宣传中药材资源和产品,从实际出发,选择一批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广阔和经济效益好的中药材发展典型组织推广。
坚持以销定产原则[4],充分发挥中药材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关键性作用,引导中药材龙头企业坚持为民服务方向,积极发展订单生产,加强产销对接,引进企业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中药企业+种植大户+农户”、“中药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中药材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农资购销、技术指导、市场信息等社会化服务,推动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新疆中药材产业发展新格局。
[1] 谭勇,陈文,唐辉,等.新疆几种特种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与思考[C].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天然药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教育部资源药物工程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湖北中医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2006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七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85-88.
[2] 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草药资源名录1~3册[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77-1984.
[3] 张际昭,王果平,赵亚琴,等.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材生产基础数据统计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023(25):1-11.
[4] 张瑞麟,范敏,周桂玲.新疆中草药的产业优势与发展策略[J].新疆农业科学,2004(04):208-212.
声明: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技 2024,(03),3-6。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