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莉莉 药材供图 | 子非鱼 编辑 | 春风 审核 | 小也
社群 | 添加微信chunfeng52566,备注“进群”即可入群交流中医药知识
前不久放假回到老家,发现外公刷完牙后有星星点点的牙龈出血。我劝他一定要下山去看看牙科。
他摆摆手,向着屋后的竹林说:刮点嫩竹皮,拿醋和生姜煮下,漱漱口就好了啦。
我开始不信,外公用了一段时间后,还真起效了。
而后在翻看《医学衷中参西录》时,张锡纯在“竹茹解”一篇中写道:“醋煮口漱,可止齿龈出血。须用嫩竹外边青皮,里层者力减。”
初识竹茹
外公是直接将竹皮刮下作为药用,但这和入药的竹茹采制方法还是有一些出入。
竹茹,也叫竹二青,是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
全年均可采制。取得上述植物新鲜茎,用刀轻轻刮去竹皮上的粉青,然后再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干入药。
在药房中,竹茹饮片有两种,一种是卷曲成团未有捆扎的“散竹茹”,一种是扎在一起长条形薄片的“齐竹茹”。
因此,我们常常看到的竹茹是浅绿色或者黄绿色而非带着青皮的绿色竹皮。
竹茹来源于竹子茎秆中间层,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是由更加纤细的竹纤维组成的,互相交错传送物质到叶、花、根。这就像人体组织的脉络。
人体的脉络存在于肌肉、脏腑等组织之中,大者如十二正经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细小如孙络、浮络穿梭在肌表,感受寒热。
这正如当代,快递的迅速便捷离不开铁路、高速公路的建设。正是道路的通畅,各个地方才能互相交流。
而如果发生了道路交通事故,或者极端恶劣天气,物流就会变慢,多多少少都会影响人们的生活。
而在人体中,每当出现脉络不和,气血运行就会受到阻碍,身上总是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不舒服。
例如总是想吐但是又吐不出来,这是因为本来应该向下降的气,因为脉络不和而向上冲逆造成的。
或者是应该顺应脉络循行的血液,因为脉络不和而外溢到皮下、齿龈或鼻腔,表现出不明原因细细小小的衄血、月经点滴不尽。
肌表的脉络对寒热的感受出现偏差,身上觉得忽冷忽热;晚上也没有办法好好睡觉,心里总觉得乱糟糟的。
现代人遭遇这一切,已经念叨千万遍“烦死了”。
竹茹通脉络,可以治疗这些因为脉络不和带来的疾病。
清热除烦
竹茹性微寒,味甘。甘寒除热,而竹茹又入肺、胃经,因此竹茹尤能清胃热。
《内经》上有言“胃不和则卧不安”,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人们晚饭吃多了,夜里胃中嘈杂,无法入睡或者睡不安稳的原因。
在一年四季中,暑热常常扰人烦躁口渴而不得安眠。此时,可以用一把竹茹、一分甘草和两枚破开的乌梅,用水煎煮到八分开,去渣留汤。这是宋时人们伤暑时常常服用的饮品。
在脏腑中,清净之府——胆,是最怕烦躁了。因此有些大夫在问诊时会问:睡不着的时候烦不烦?
你想了想,似乎是不烦,只不过是十一点上床,睡不着,左翻翻,右翻翻,看看手机,再关掉手机。
似乎睡意上来了,再睡睡,但是又感觉嘴唇有点干,起来抿了一口水,看了看时间,哎呀,十二点,该睡觉了该睡觉。
迷迷糊糊好像是有睡意,但是又不是那么浓烈,继续烙煎饼一样找入睡的切入点,不知不觉又鬼使神差地摸到手机一看,喔唷,一点半了。
就很突然找到了一个好的入睡姿势,手机一关,熄屏的一瞬间,“啪”的一下,忽然就睡着了。
▋温胆汤
温胆汤就是治疗这种失眠一个不错的方剂。温胆汤中以竹茹为主,其余入方的还有半夏、枳实、陈皮、生姜、大枣。
温胆汤源于南北朝名医姚增所撰的《集验方》,后被唐朝孙思邈载入《备急千金要方》,用于治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
从温胆汤的药物组成上来看,这张小方以化痰清热为主要功效,其作用主要在于清。
怪病多由痰作祟。因此到了南宋,陈无择在《三因极病证方论》中对于温胆汤的治疗应用范围进行了扩大:
应用范围
心虚胆怯,碰到事物就觉得一惊一乍;有时会噩梦惊醒,或经常做噩梦;
有时会觉得身上有异物感,总觉得身上不得劲;
有的时候又觉得胸闷短气,胸口一突一突的;
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容易出汗,吃东西也没有什么胃口;
明明没有什么特别烦恼的事情,却觉得心里烦闷,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躺下也不是。
这些症状可能同时出现,也可能只出现一二。千百年来,温胆汤及类方都能解决这些问题。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温胆汤有降脂、抗炎、降糖、抗抑郁、抗精神分裂、保护细胞损伤等作用;
因此温胆汤常常用来治疗抑郁症、失眠症、精神分裂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其他功效
▋化痰
破损的渔网入水后总是会挂上稀稀拉拉的水草,脉络不和的气血总是多多少少地出现痰饮。这种痰随脉络不同的损害而存在于不同的地方。
竹茹能清热,又入肺、胃二经,因此尤擅清解肺、胃之热痰。常常用于治疗痰热咳嗽、胃热呕吐等。
对于肺热咳嗽,常常咳吐黄痰的患者,用竹茹煎服的代茶饮常常可以收获奇效。
▋止呕
胃中热甚则为火,火性炎上,因此胃热常常表现为嗳气上逆、呕吐、吐酸等。竹茹能清胃热,性通利,因此有降逆止呕之功。
例如《金匮要略》用橘皮竹茹汤治疗哕逆,仅仅橘皮、竹茹、大枣、生姜、甘草、人参六味药,用于治疗胃中大热,气逆冲上引起的呕吐和上逆。
▋竹子家族药物鉴别
和竹子相关的中药除了竹茹以外还有竹叶卷心、竹沥、淡竹叶等,下面从药物来源、性味、功效三个方面来看看各自的特点。
中药 | 药物来源 | 性味 | 功效 |
竹茹 | 茎秆的干燥中间层 | 甘,寒 |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
竹卷心 | 淡竹卷而未放的幼叶 | 苦、淡、寒;甘 | 清心除烦,消暑止渴,利尿,解毒 |
竹叶 | 淡竹的叶 | 甘、淡、寒 |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
竹沥 | 淡竹经加热流出的竹汁 | 甘、苦、寒 | 清热豁痰 |
淡竹叶 | 淡竹叶的干燥茎叶 | 甘、淡、寒 |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 |
我们可以发现竹子家族的性味均有甘、寒,因此他们都有清热的功效。但又略有不同。
竹叶、淡竹叶和竹卷心都是叶子,在竹中属于表,相比竹茹和竹沥较轻,因此清热之力较弱,清解肺卫表热,利尿而解。
竹茹较竹叶重且偏于竹子的内部,但又不同于竹沥需要火烤出汁液,是竹之脉络。
入药后较前更深一层到达胆胃,清热之力在竹叶和竹沥二者之中,能清化胃内热痰,除烦止呕。
而竹沥作为需要加热后流出的竹汁,是竹子的津液,质地较竹叶、竹茹最重,因此清热化痰之力最强,入药后能豁痰利窍,此外在清心的同时可以补阴液。
好文推荐: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