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上方的蓝字
关注,终身免费学习中药养生知识.
最近疫情肆虐,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成了小阳人,当然也有一些人全家都成了阳,自己却一点事没有,免疫力非常强大。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三个简单实用的方子,平稳的提升我们的免疫力。第一个自然是甘草干姜汤。自从中央电视台报道了河南许通县人民医院用甘草干姜汤预防新冠肺炎的新闻以后,这个不起眼的中医小方子,迅速就被百姓所熟知。这个来自1700年前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就是“甘草干姜汤”!甘草干姜汤到底有什么特别的?让我们今天一起回顾一下经典!甘草干姜汤作为张仲景《伤寒论》里的重要经方之一,也是温阳的经典方剂。它主要由甘草和干姜两味组成,组方简单但作用很关键。甘草是《神农本草经》上品,味甘性平,号称“国老”,“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甘能补中气,中气旺则脏腑之精皆能四布,而驱其不正之气也。”它可以和中解百毒护中焦,能补脾益气;它还能入十二经,补五脏六腑的正气。 按五行学说,甘属土,土生金。新冠病毒最容易侵入肺脾,甘草可以加强脾肺防御,所以对流感的预防作用很好。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干姜是姜干燥的老根茎来供药用,它味辛,性温,归脾、胃心、肺经,有“温经散寒,回阳通脉,温化痰饮”的作用。干姜药力强,功专走里,用于外寒内侵或脾胃虚寒引起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最大特点就是守而不走,其性凝滞,主入脾胃,像死战不退的战士固守城池一样,忠于职守!因为干姜和甘草先天就是一对好朋友,相互配合,中和干姜的“爆脾气”。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甘草调和众药的关键作用,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释:“诸药中甘草为君”,所以,在许多处方中都有甘草配伍。第一,能让干姜这团烈火不到处乱窜,只限一定范围内提供热能;第三,能提供一定量的水分,从而不至于让周围过于干燥。下面热起来了,凉水可以蒸腾了,蒸腾之后去了上面,上焦如降甘霖,热于是散掉,体内因此有了津液,可以输送热量到本来已经寒邪侵袭的冰冷四肢,也就是“厥愈足温”。央视推荐剂量:炙甘草10克,干姜10克!也可以用保温杯泡水喝。总结起来,干姜温中散寒、扶阳固本,甘草可以补身体里的正气。故无论是外寒内侵,或阳气不足之虚寒内生,凡属于正气不足所引起的各种病变而需温中益气者,必主以干姜,更须与甘草为配,两者强强联合,才能显其作用。中医经方流传千年至今,这一次“甘草干姜汤”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中医专家组更提出,“甘草干姜汤”今后还可以能作为普适方用于日常预防和调养体质。受凉以后,感觉怕冷,有点头痛、流清鼻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伤风了,这时候马上喝姜汤就可以解决。受寒后喝姜汤要注意:姜要去皮,这样才能起到发汗的效果。凡是调治感冒、散风寒,姜煮的时间要短。如果是暖胃、祛胃寒,姜就可以多煮一会儿。而针对体质较为虚弱的人群来说,也有很多专家推荐了“桂枝汤”为居家抗疫、防新冠的第一方,主要作用为平衡阴阳,增强免疫力。桂枝汤被经方家称为“调和阴阳的第一方”,“群方之首”,伤寒金匮中的方剂,大概有百分之六十的处方都是用桂枝汤做加减。桂枝汤虽只有五味药,但配伍结构严谨,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伤寒金匮中的方剂,大概有百分之六十的处方都是用桂枝汤做加减。中医大师倪海厦特别推崇桂枝汤,认为是提升免疫力的良方,他曾说过:如果你希望你免疫力很好,没事喝喝桂枝汤,比如每次感冒来必中的人,身边没有好医生,就可以喝喝桂枝汤。桂枝汤不会伤害正气还能保护正气,培养正气,连孕妇都可以喝,桂枝汤是调和阴阳第一方。值得说明的是,桂枝汤对机体的作用不是单一的、局部的,而是调整包括神经、血管、免疫系统在内的机体整体功能。成人一人一日量:桂枝15克,白芍20克,大枣20克,甘草10克,生姜3至5片。预防性用药连续3-5付即可。(药方配比来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张仲景要求服药期间“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故一般以清淡、容易消化为饮食原则。喝完之后,最好还要喝一碗热腾腾的稀粥,或比较稠的热米汤,一定要热的。主要是给机体增加热量,帮助药力发挥出来。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个人若是正气充足,就不会轻易地被邪气侵袭。不仅仅是囤感冒药,保养好自己的脾胃,良好的睡眠,适度运动缺一不可。另外一个,我认为也是当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一个好心态。收敛心神,凝神静气,心平气和,这也是滋养正气的方法。在做好防疫的同时,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学习和培养更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的习惯。日后再有类似情况,在一个相对强壮的体质下,会更为安心。☯以上内容,仅供参考,由中草药文化团队负责审核。

免费查中药
点击大字 抢先关注,再收藏!
多一个人看到,就多一份健康!

如:安息香、艾叶、艾草、阿魏、阿胶、布渣叶、白扁豆、补骨脂、薄荷、萹蓄、鳖甲、冰片、扁豆、崩大碗、贝母、萆薢、白芷、白药子、白头翁、白鲜皮、白术、蝉蜕、穿心莲、刺五加、独活、太子参、党参、杜仲、独脚乌扣、独脚金、冬葵子、豆豉羌、冬瓜子、东风桔、豆豉、冬瓜皮、丢了棒、丁香、地骨皮、地榆、冬虫夏草、地肤子、地菍、蜂蜜、防己、伏龙肝、浮小麦、番泻叶、锡叶根、刀豆壳、当归、大叶双眼龙、淡竹叶、丹皮、大叶蛇总管大黄、黄芪、枸杞海螵蛸、寒水石、槐花、滑石、旱莲草、黄药子.....上千位中药....更多
☛有任何问题,请留言,我们一定会一一整理发布!
✍您点的每个"分享"都是对中草药文化支持~么么哒❤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