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养生保健

怎样吃肉不“三高”

时间:2023-01-18人气:作者: 家庭中医药

肉是很多人每天离不开的重要食品,但对于吃肉这一问题很多人也存在着认识误区。比如,很多人不知道该怎样科学吃肉,不少人认为肉的脂肪、胆固醇含量太高,吃肉会促进血管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使人发胖,所以就有人提醒自己尽量少吃肉,还有不少患有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三高患者和想减肥的人士甚至干脆不吃肉。其实,这类认识和做法都是“矫枉过正”,是十分片面的。我们应该怎样科学认识吃肉呢?吃肉应注意哪些事项呢?


该不该吃肉?






肉类营养价值很高,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脂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是人体每日所需 7 大营养素中蛋白质、脂肪的主要来源。而且,肉类中的赖氨酸含量较高,有利于补充植物蛋白中赖氨酸的不足,所以是一日三餐中不可缺少的。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不管你吃哪种肉,一个正常、健康的成年人每日所需肉类的总量应在 100 ~ 150 克。我们可以把这些分配到一日三餐之中,分1 ~ 3 次进食。当然,若是具体到每一个人,则可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体质、身形、工作性质和运动量而进行适当调整。如一个身体健康、高大、活动量较大的男性,每日吃 150 克(3 两)以上也可以,若是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就是吃半斤(250克)也不算过分,如果你身体较胖,甚至患有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那么每天食肉量不要超过 100 克可能最为适宜。



此外,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特别是在长个头的时候),吃肉的标准也可根据每天的活动量和食量定得略高些。如果是大病初愈、身体较瘦的患者,若胃口已开,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助于身体康复。有些老年人在平时尽量少吃肉或不吃肉是不对的。随着年龄增加,若缺乏蛋白质则会使免疫力低下、肌肉力量变弱、平衡能力变差。所以,老年人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不但应适量吃肉,还需要吃一些蛋和奶,这对保证健康大有好处。研究表明,完全吃素的习惯对健康极为不利,不但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消瘦,还易引发低蛋白血症和帕金森综合征等,所以说肉还是应该吃的。


饮食宜适当增加白肉、减少红肉






在我国,过去的习惯是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吃得较多,而鱼肉、鸡肉、兔肉等白肉吃得较少,这种习俗在现代虽有纠正但仍然不够。


蛋白质按质量可分为五等:一等是牛奶、鸡蛋;二等是鱼肉、虾肉;三等是鸡肉、鸭肉、兔肉;四等是猪肉、牛肉、羊肉;五等是植物蛋白。也就是说,鱼肉、鸡肉等白肉中所含蛋白质的质量不但更高,而且其脂肪与胆固醇含量也比较低,鱼类所含不饱和脂肪酸还有降低血脂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所以,适当增加白肉的摄入量、减少红肉的摄入量,不但所摄入的蛋白质更优质,可使人更聪明,而且能降低胆固醇的摄入,减少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率。但是,也并不是不可以吃红肉,因为吃红肉能使机体对铁等微量元素的利用率增高,可防贫血等疾病找上门。


这些肉类应少吃或不吃






肥肉和动物内脏高能量、高脂肪,特别是动物内脏,其胆固醇含量尤高,摄入过多易使人发胖,并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导致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宜少吃或不吃。


淋巴系统是生物体内的免疫系统,有害物质易残留,腺体中有甲状腺、肾上腺等,也包括淋巴腺,这些部位中可能含有大量激素,摄入后有可能扰乱机体的激素平衡。所以,鸡屁股、鸭屁股等含腺体很多的“异香”部位,脂肪组织和淋巴组织都较多的鸡皮等,都不推荐食用。不过,笔者认为,如果每次吃得不过量,也不会像网上说的那么可怕。


合理选择、烹调才能吃得放心




凡是没有经过检疫部门检疫的肉类,不宜购买食用。特别是病死或被毒死的家畜、野生动物的肉类或感染了寄生虫(如囊虫病)的肉类等,绝对不能食用。肉的存放时间也不宜太久,怀疑已经变质、出现哈喇味的的肉类最好不吃。盐腌的腊肉不宜太咸,吃得过咸会使高血压等病的患病率增加。


吃肉一定要合理烹调,最好多用蒸、煮、炖,少用煎、炸和暴炒。肉类最好吃熟的,不可半生半熟,否则不但不容易消化,而且也可能给细菌、寄生虫等有害、有毒物质可趁之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摘录。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廉洁

本文编辑:朝阳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