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酌怡情,过饮伤身
北京 / 闻人
酒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重要部分,《战国策·魏二》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说的是仪狄发明了酿酒的方法,并且将其献给大禹,大禹品尝了酒之后,觉得这种饮料很好喝,但是却下了一道旨意给仪狄,命令她不要酿酒了,因为大禹认为后世必然会有因为酒而亡国的君主。毫无疑问,中国是最早发明酿酒技术的国家之一,而且在世世代代品尝美酒的同时,中国人也很早就认识到了酒的负面作用。《尚书》中的《酒诰》堪称是最早的“禁酒令”,足以看出我国古人很早就对酒这种饮料的风靡程度和对身体的影响有了深刻的认识。
酒本身有行血活络的功效,易于吸收和发散,因此很早之前,中医就开始用酒剂作为一种重要剂型来治病。酒剂通常主用于风寒湿证,具有祛风活血、止痛散瘀的功能,现在仍然作为家庭常用药的藿香正气水就是一种著名的酒剂中成药。然而另一个方面,酒这种饮料具备相当的成瘾性,对社会,家庭关系和个人身体健康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它可以导致或诱发多种疾病,而肝硬化就是其中的一大类。
肝硬化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无论男女老幼均可患病,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肝硬化是由于某种病因长期损害肝脏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其病因复杂多样,如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非酒精性脂肪型肝炎、长期胆汁淤积、循环障碍、寄生虫病、营养不良、化学毒物、遗传疾病、代谢疾病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均可引起这一疾病。在我国,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最为常见,而在国外则以慢性酒精中毒较为多见。肝硬化的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门脉高压是因为通过肝脏的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流淤滞或肝血流量增加,引起门脉系压力增高,晚期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抢救李小文院士的医生所出具的诊断正是门脉高压,同时通过症状来看还同时伴有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中医对于肝硬化的认识很早,在《黄帝内经》中即对肝硬化的一些症状有描述,而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古代医家们对皮肤红点、红纹、蜘蛛痣等外在体征与肝硬化这一病症的联系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且认识到了晚期患者会出现神志异常以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根据肝硬化的临床症状,可以将其归于臌胀、积聚和黄疸的范畴中,认为多是由于酒食不节、脾胃受阻、运化失调、湿热壅滞或肝气盛逆、木气克土、气血不畅、经络壅塞,最终导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致使肝气郁滞,血脉瘀阻,水湿内停,出现相关的病症。
对于肝硬化,中医学认为是本虚标实之证,治疗的时候应该标本兼治,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补气活血、软坚散结等思路进行治疗。肝硬化患者多有郁热,若患者胸胁胀满、嗳气抑郁,则为气郁,治疗时应以调气疏肝为主,可用香附、陈皮等理气药 ;若心烦易怒、目睛红赤、口舌生疮、失眠多梦等现象较为严重,则为火郁,治疗时应降火解郁,可加用黄芩、栀子等药以降火;若患者头身困重、纳呆便溏则多为湿郁,治疗时应燥湿解郁,可加用藿香、草果、竹叶等。
因肝硬化患者多郁热且大多数患者消化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发生营养不良或食滞内停,故而饮食应以清淡为上,少吃或不吃肥甘厚味,同时也应忌食辛辣食物和高盐食品。
酒这种饮料可怡情、可助兴,在很多场合不可或缺,但是在享受醇酒佳肴的时候,仍然要注意不能过量。尤其是我国最重大的传统节日——春节马上就要来临,沉浸在阖家团圆、其乐融融的节日气氛中的同时,也要谨防疾病找上门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摘录。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闻人
本文编辑:秀泷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脾胃虚弱怎么办?一定要在饮食上注意,常吃这几个食物养护脾胃之
来源 | 广东中医药(综合自本文内容综合自广东省中医院、罗颂...(683 )人阅读时间:2023-09-12祛痰除湿离不开这个方,这个方子能燥湿能化痰,标本兼治,散中有
作者 | 小柚“痰湿”一词几乎家喻户晓,祛湿的各种养生方、食...(1010 )人阅读时间:2023-09-12早起三不要,饭后三不急,睡前三不宜
来源 | 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健康时报中医养生主...(662 )人阅读时间:2023-09-11病多常因阳气不升,这个方子专门升阳气,健脾胃,脾胃好了,湿气
近期有个患者朋友来找我,说一定要给她看看这是怎么了,她觉得自...(824 )人阅读时间: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