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养生保健

被称为“长寿菜”的它,入夏吃,胜吃补药!不知道真亏!

时间:2023-01-13人气:作者: 天天养生

请点击上面    免费关注...

夏天,关于吃蔬菜,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黄瓜吧。但是,不得不告诉朋友们,另一个被老百姓称为“长寿菜”的苋菜,该吃了~






苋菜:被称为“长寿菜”






入夏吃,养生没得说

中国古代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玉篇》中,有“苋”的记载,“苋”读“汗”,所以也有人称苋菜为“汗菜”,寓意为夏天流汗时吃的菜。

苋菜按其颜色分红苋、绿苋和红绿杂色三种,它富含铁、钙、蛋白质,具有清热解毒、补血止血、抗菌止泻、消炎消肿、通利小便等功效。民间一向视苋菜为补血佳蔬,故有“长寿菜”的美称。



入夏吃它比啥补药都好



首先,苋菜喜温暖,较耐热,是夏季的当季蔬菜。

其次,从中医角度讲,苋菜味甘、性凉,归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痢,通利二便的功效。夏天天热,吃一些凉性食物,是有好处的。

最后,从营养角度来说,苋菜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且容易吸收,能够有效补充夏季因流汗损失的多种营养素。






夏天吃苋菜好处多






1
促进发育


苋菜可谓是小朋友的天然钙片,苋菜叶内富含容易被人体吸收的钙物质,小孩食用之后,可以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帮助发育。生活中,若不慎骨折,食用苋菜也可帮助伤口愈合。


2
排毒通便


苋菜富含各种膳食纤维,食用之后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它还可以帮助排除人体内的毒素,防止便秘。对于想减肥的人来说,苋菜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3
促进凝血


苋菜不仅适合小朋友和年轻人,也是中老年养生的很好选择。苋菜内富含钙、铁和维生素K,可以促进凝血和造血功能,还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防止肌内痉挛。对于中老年朋友和贫血患者是辅助养生的绝佳之选。


4
清热解毒


夏季炎热,容易让人上火,体热加重,而食用苋菜可以清热解毒,能够有效的帮助抗菌、消炎、消肿,适用于急性肠胃炎,还能辅助治疗细菌性痢疾。

另外,扁桃体发炎、咽喉肿痛、宫颈癌、肠癌等患者也可以通过食用苋菜辅助治疗。






怎么吃苋菜呢?





苋菜配大蒜,清热解毒促消化

建议吃苋菜放大蒜哦,苋菜偏寒凉,脾胃虚寒,腹泻的人要少吃,搭配性温的大蒜一起吃,可中和苋菜的寒凉,同时蒜香味有促进食欲的功效。这里给您推荐一些吃法:


1
蒜蓉苋菜



准备材料:
菜400克,大蒜2瓣,适量食用油、盐,少许鸡精
步骤:
1、将苋菜根部较老的部分去掉后将苋菜清洗干净备用;
2、将蒜拍扁切碎或直接切成蒜片;
3、锅里放入适量食用油;
4、油热后加入蒜蓉爆炒紧接着加入苋菜用大火爆炒至苋菜变色;
5、加入盐和鸡精调味,翻炒均匀后关火即可出锅。


2
凉拌苋菜



准备材料:
苋菜200克,独蒜2瓣,小葱两根,适量芝麻,一大勺香油、红油、生抽,适量盐和少许鸡精。
步骤:
1、锅内加入半锅水,烧开后加入苋菜焯掉片刻;
2、苋菜捞出后用凉开水过凉;
3、将蒜拍扁切碎,小葱切成葱花;
4、将一大勺香油、红油、生抽和适量盐、鸡精混合后,将蒜蓉和葱花也加入进去混合调成味汁;
5、苋菜沥干后,加入调味汁拌匀后撒上几粒芝麻即可。


3
皮蛋苋菜汤



准备材料:
苋菜500克,松花皮蛋100克,大蒜1—2瓣,姜5克,适量盐和鸡精。
步骤:
1、苋菜洗净放入热水焯一下捞起沥干水分;
2、锅内放入少许食用油,将切好的蒜片和姜丝加入锅内爆炒至出香味;
3、将切好的皮蛋放入锅内翻炒几下;
4、锅内加入适量水,煮沸后加入焯好的苋菜,盖上锅盖煮6—8分钟;
5、咸菜煮软之后,加入少许盐、鸡精调味即可

入夏了,吃起苋菜吧!搭配大蒜吃,清热解毒、补血补钙,现在不吃更待何时,现在就转告家里做饭的人~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