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药行业第二轮创新周期已来?
时间:2023-12-11人气:作者: 制药网
近日,有分析人士指出,现在应该是中国医药第二轮创新周期,是创新周期的起点阶段,比较早期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很多创新药和创新器械,相关公司的投资性价比,无论是空间还是确定性都会相对更突出一些。

在创新药板块,近日有机构也在2024年度策略报告中指出,中国创新药从“量变”时代迈向“质变”时代,部分新药展示出更大临床获益潜力。且目前创新药企重磅新药收入高速放量,研发和销售费用指标改善,盈利能力提升,商业化进入加速收获期。
据了解,在政策加持下,创新药企快速回笼资金,业绩增速大幅提升,已进入业绩兑现的黄金时期。如贝达药业2023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劲增78%、1833%。而业绩大超预期的背后,是其研发的创新药贝福替尼新适应症上市并进入医保后放量,新产品上市及适应症扩大塑造了公司新的增长曲线。
除了贝达药业,康方生物、荣昌生物、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等药企新近上市的创新药大单品也处于快速放量期。其中康方生物其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系统化疗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PD-1单抗派安普利单抗(安尼可)在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单品市场销售额合计已经接近10亿元;其旗下用于复发转移宫颈癌免疫治疗的双抗卡度尼利(开坦尼),上市一年内累计销售超过11亿元。
而恒瑞医药在创新药领域也逐渐迎来收获期,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恒瑞医药创新药业务收入达49.62亿元,约占当期营收比例达44.43%。其中,2023年其创新药收入的目标为105亿元,2022年创新药业务收入为81.16亿元,按此测算,创新药业务的目标增速将不低于22%。
再如石药集团,在短期内,米托蒽醌脂质体、两性霉素B复合物等新品种有望持续为石药集团提供稳健的业绩增长。而中长期来看,石药集团在自研和BD下,创新药管线不断丰富,多款重磅产品陆续获批上市,多个里程碑事件验证石药集团的长期创新能力。根据公司三季报显示,自2023年初,公司获得15个在研创新药首适应症及13个新增适应症的临床试验批准。目前有约60个重点在研药物已进入临床或申报阶段,其中7个已递交上市申请,17处于注册临床或即将递交上市申请的阶段。
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BLyS/APRIL双靶点新型融合蛋白产品泰它西普、ADC(抗体偶联药物)维迪西妥单抗,自陆续上市并纳入医保后,为助推公司业绩增长贡献了大部分的收入。信达生物的创新药信迪利单抗,上市后表现也持续超预期,成为国产创新药中的比较好的品种。
与此同时,在国产创新药研发能力提高的背景下,创新药出海已成为大趋势。据了解,今年以来,恒瑞生物、和铂医药、药明生物、信诺维、和黄医药、石药集团、康方生物、石药集团等药企旗下均有药物成功授权出海。
在医疗器械方面,有机构指出,看好高端医疗器械、高端医用耗材、科学仪器的方向。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需求较大,多年来,国家也出台系列政策鼓励创新型、高端化医疗器械发展,完善产品审批注册流程,优化市场发展环境,并有带量采购、DRG/DIP模式等加速国产医疗器械产品的推广和本土化进程。
另有机构表示,随着国内本土化进程的加快,国产医疗器械企业正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开拓海外广阔市场是企业实现进一步成长的重要路径。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文章来源:制药网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