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多味中药材价格再创历史新高。根据中药材天地网数据,截至10月17日,中药材价格综合200指数突破3500点,相比去年同期的2708点,上涨30.55%,白术、白芍、当归、党参等常见中药材均出现大幅度价格上涨。
在业界看来,中药材涨价给药店端带来的压力主要体现在经营成本增加,进而影响销量和利润空间。随着中药材集采的推进,药店中药材采购价格也与公立医院拉开距离,消费者或会回流公立医院,药店需从中医特色服务切入寻求突围。
高位运行 理性回调
从今年年初开始,部分热门中药材价格出现异常波动。据相关行业协会今年6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安徽亳州、河北安国、四川成都、广西玉林等几大中药材批发交易市场,相比去年同期超过200个常规品种涨幅高于50%、25个常用大宗药材涨幅超200%,今年报告期内个别品种甚至涨价4~9倍。
进入10月份以来,中药材价格呈现回调趋势。根据生意社分析,“金九银十”原本是很多行业的传统旺季,但今年中药材市场不同于往年,由于多数品种已达到新一轮的高价,市场走动并不乐观,尤其是伴随着大量品种的产新,市场依然未进入销售旺季。部分前期获利者回吐,也加重了市场实际需求负担。由于中药材高价的局面已形成,因此,本次价格调整也被视为一种理性的回调。
传递到零售终端,受中药材涨价影响,大部分药店相继调整了应对策略。对于一些涨幅较大的中药材,部分药店上调了价格或无奈断货。对于涨幅略高的中药材,药店担心流失消费者,选择维持原价。有药店负责人建议,“药店要时刻关注价格走势,按实际需求采购。”
“如今,药店经营面临一定压力,人力成本至少占到12%~13%,房租成本也基本上占10%~12%,两项成本加起来占25%。企业面临利润下降,如何扩大销售额?如何从现有品种中找到品类的延伸增长点?哪些慢病产品能够合理搭配使用,提升销售额?”有药店负责人表示,药店需要和工业一同打造数字化模式下的“医-药-慢病服务”。
相关数据显示,慢病品类相比其他品类增长较快。不少连锁已经在慢病品种经营和慢病人群服务方面投入力量,未来也将向这个方向靠齐。
随着消费结构升级、人口老龄化、慢病人群增多,以及“双通道”、网售处方药政策的实施,在“康复、预防、治疗”一体化健康服务全链条中,公众对零售药店的需求已经从单一的用药服务向更多的健康管理服务支持拓展。山东燕喜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志刚表示,这要求零售药店尽快创新转型,探索实现增长的新模式。
健之佳董事长蓝波在一场行业会议上提到,在消费演变中,中医药健康消费理念发生变化。通过客群分析,“70后”在乎的是治病、滋补,“80后”“90后”“00后”更在乎预防和养生。“对此,我们需要重新定位中医药,主要从三个方面思考:一是功效提升。中医药的功效在现代社会人中如何体现临床价值。二是健康协同。中医药在辅助医疗、辅助治疗、辅助康复、健康管理方面具有潜力价值。三是与时俱进。中医药需关注品质提升,进一步对标准、等级中药材进行明晰。”
在蓝波看来,中医药在疼痛、代谢、亚健康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在痛经、黄褐斑、美容、睡眠等领域,也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包括养老、抗衰老等,都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机会。“药店需抓住国潮趋势强化中医药营销,从‘卖产品’到‘卖健康’转型。药店可锁定赛道,聚焦细分市场。”
在当下这样一个大市场上,做减法、做细分,恰恰是药店营销中更为重要的机会点。“重构实体药店增长势能,中药饮片会是一张引流名片。”九信中药集团总经理骆维认为,国民对于身体健康以及补益类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健康素养水平提升,日用补益类产品销量上升,西洋参、三七、黄芪、冬虫夏草、枸杞等中药补益类产品独占鳌头。国家层面已对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进行全面部署,未来中医药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四季度需求将提升
近期,前去中药材市场和药店选购药材的客流量有所减少,有经销商反映,“成交量和去年比下滑了。”有业内人士表示,通常而言,第三季度本就是药店销售淡季,尤其是感冒类中成药,销售有所回落也属正常。
在淡季与集采等多重因素影响下,8月份医院渠道中成药销售环比下降,院内中成药销售额有所减少,加上部分药企在产品结构上产品线重心偏向院内市场,考虑到三季度的医药行业环境变化,可能会对一些公司产品销售有所影响。
广州某连锁药房总经理表示,对药店来说,“跟涨”还是“不跟涨”是一个两难抉择,避免“高价买入”尤为关键。但难题在于中药材有一定的储存要求,药店很难提前大量囤货,所以只能在尽量跟着波动周期走的同时,密切关注价格变化。为了避免高价赶客,有些药店的调价会相对滞后和温和,“毕竟做的都是老顾客生意。”该连锁负责人表示。
也有药店根据个别品种情况选择暂时不进货,“因为沟通解释成本高。”有药店表示,对于一些常用药材,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会比较高,持续涨价也不是所有消费者都能理解和接受,门店店员只能尽量做好沟通解释工作或采取一些买赠促销手段。
有专家判断,我国中成药和中药材市场消费基础良好,尤其是在南方城市,不少市民有秋冬进补的习惯。此外,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了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四季度的中成药、中药材市场需求将进一步被激发。
(本报综合)
编辑:陈慧君
首发于《21世纪药店》报 总第849期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北京市东城区等54地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同意北京市东城区等54地建设...(769 )人阅读时间:2024-04-22【国家药典委】酸枣仁、炒酸枣仁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草案(修订
4月8日,关于酸枣仁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草案(修订草案)的公...(652 )人阅读时间:2024-04-08四川雅江突发森林大灾,虫草、麝香、黄芪等名贵中药材损失需待评
3月15日17时许,四川甘孜州雅江县呷拉镇白孜村发生一起森林...(941 )人阅读时间:2024-03-18全国人大代表于东霞:推进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 让道地药材更“地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614 )人阅读时间: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