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行业资讯

医保局发文,鼓励药店零差价卖集采药,明确药企保供、配送责任

时间:2023-10-17人气:作者: 新康界
10月16日,江苏省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保便民药店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该通知明确了医保便民药店的工作责任、医药企业的保供责任,对供零双方都作出了规范。
截至2022年末,江苏共有1363家“医保便民药店”,江苏省医保局要求医保便民药店通过省平台采购集采中选品种,不高于中选价销售。对主动报量且完成率不低于85%、同时单店中选产品销售额达1万元以上的便民药店优先纳入门诊统筹和国谈定点药店。
《通知》要求医保便民药店通过省平台申报集采中选药品需求量,以不高于集采中选价格销售,确保30天内回款。
对于药企,则明确中选企业是供应保障的第一责任人,对单笔配送金额达200元及以上的应在24小时响应,并在3日内完成配送;低于200元的订单,鼓励配送企业结合自身情况予以响应和配送。
对无正当理由不向医保便民药店供应带量采购产品的中选企业和不按要求配送的配送企业,医保部门将按阳光采购信用记分管理有关规定进行记分处理,并将相关产品配送情况计入带量采购中选产品配送率统计范围(单笔金额不足200元的订单不纳入),因便民药店回款不及时导致后续订单延迟配送的情况除外。
此外,《通知》要求医保部门对医保便民药店实施动态管理。
各地医保部门要结合便民药店采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等情况,对医保便民药店实施动态管理,并根据动态管理有关要求制定定点药店补充协议。对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医保便民药店,在次年予以摘牌且在2年内不再受理其申报医保便民药店:
1. 单店全年带量采购中选产品销售金额不足5000元的;
2. 全年带量采购中选产品下单金额占报送需求量的比例低于80%的;
3. 累计2个季度不报送带量采购中选产品需求量的;
4. 以高于我省集采中选价格销售的;
5. 其他应予中止或解除医保定点零售药店服务协议的行为。
对遵守医保便民药店管理要求,主动报送带量采购中选产品需求量且采购完成率不低于85%,同时单店全年带量采购中选产品销售金额达到1万元及以上的便民药店,符合医保门诊统筹和国谈药品定点药店遴选条件的,优先纳入医保门诊统筹和国谈药品定点药店范围。
截至2022年末,江苏共有1363家“医保便民药店”,已接入电子处方中心
2022年年5月,江苏省局下发了《关于印发2022年度江苏医保民生实事项目的通知》(苏医保发〔2022〕34号),明确提出要在乡镇(街道)遴选硬件条件较好、管理安全规范、服务优质的基层定点零售药店,建设“医保便民药店”,通过“医保便民药店”参与国家和省药品集采、签订专项医保协议等方式,推动“医保便民药店”向基层群众提供国家和省集采药品,让基层群众就近可用上质优价宜的国家集采药品。
之后,江苏省医保局局研究起草定点零售药店参与集采的政策方案,并分别召开零售药店、中选企业、配送企业代表座谈会,了解各方对有关政策的意见建议。发布将零售药店纳入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范围的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并于2022年下半年在省内部分地区开始落地“医保便民药店”集采药品专柜。
至2022年末,全省参保人数突破8100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8.5%以上。“15分钟医保服务圈”覆盖98%以上的街道(乡镇),建成1363家“医保便民药店”。
此外,根据江苏省的规划,2022年12月底前,定点三级、二级医疗机构和部分定点零售药店(含“医保便民药店”)接入电子处方中心,实现“双通道”管理药品、集采药品、部分国谈药等处方流转和费用实时结算。
2023年起,推进完善电子处方中心服务功能和应用范围,实现门诊慢性病、特殊病相关药品处方在定点医药机构之间的流转、费用实时结算;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进一步实现线上问诊、处方流转、在线支付结算、送药上门一体化服务;完善智能稽核功能,加强电子处方全流程数据信息流转监管。
来源:江苏省医保局官网、医药云端工作室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