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行业资讯

中国医疗器械国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超1/4,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时间:2023-10-06人气:作者: 新康界

最近,由国家药监局指导编发的《2023医疗器械蓝皮书》重磅发布,蓝皮书内容包括总览、政策、行业、区域、实践和借鉴六大部分,不仅展示了我国医疗器械的发展状况,也对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具有较高的洞察价值。

01

2022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营收为1.24万亿元

生产企业高度集中在广东、江苏和山东

在抗原检测试剂、呼吸机、制氧机、防护服与防护口罩等产品拉动下,2022年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现营收约1.24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大约20%,占全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27%。上述防疫用品类医疗器械大量出口到国外,为全球疫情防控做出了突出贡献。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截至2022 年底,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共32,632家,与2021 年相比增加了6,062家,增幅达23%。其中,广东省、江苏省和山东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均超过4000家,3个生产大省拥有13,840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占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总数的42%

图表1: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生产分布情况(单位:家)

数据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康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生产企业数量来看,总体偏多。随着新冠疫情逐渐远去,国内外市场需求将放缓,医疗器械行业内竞争将更加激烈,生产企业数量可能会呈现下降趋势。

在面对不断加剧的市场,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开始大量投入研发。根据114家A股上市医疗器械公司披露的2022年报数据,当年研发投入经费总额为 226 亿元,比上一年增加46亿元,增幅为 25%。其中,A 股上市医疗器械公司研发投入排名前三的为联影医疗 13亿元、乐普医疗 10亿元和华大智造8亿元。

02

医疗器械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由于2022年后海外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各国相关产品的自主生产线逐渐恢复,使得2022年医疗器械出口额下降明显。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22 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为 8,088亿元,同比下降 7.3%;医疗器械出口总额4,812亿元,同比下降12.2%。而2022年医疗器械进口总额为3,276亿元,同比增长1%。

图表2:2019~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总额及出口总额(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中康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出口细分领域来看,医用耗材依然在我国医疗器械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占总出口额的半壁江山;其次是体外诊断试剂和诊疗设备,上述两个细分类别分别占2022年医疗器械出口总额的16%和12%。在海外防疫物质需求下降的情况下,行业急需转型应对挑战。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医用耗材出口额下降明显,相比2021 年下降 16.8%。

图表3: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细分领域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中康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进口细分领域来看,体外诊断试剂、医用耗材和诊疗设备为主要的进口类别,2022年三者合计进口总额2,463亿元,占医疗器械总进口总额的75%

图表4: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细分领域进口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中康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不考虑疫情拉长数据来看,国内医疗器械替代进口的趋势明显。进口总额从2019年的2,792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27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仅为5.5%;同期出口总额从2019年的3,120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81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仅为15.5%,增速是进口的3倍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