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张昕
近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发布通知,决定开展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项目。在2023~2025年,全市支持建设200个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项目,提高诊疗水平,扩展诊疗病种和技术,优化门诊布局,加强设施设备配置;优化基层重点病种诊疗方案,强化人才培养,开展学术传承和创新,把社区建设成中医药服务的主阵地。 通知明确,2023年全市立项资助建设60个项目,建设周期为两年,每个立项资助项目经费30万元,其中5万元由市级引导支持,其余由各区和项目单位保障。申报单位为上海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各区卫生健康委对照《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标准(试行)》开展遴选。 《建设标准》对基础条件、诊疗服务、人才团队、传承与创新、充分融入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基础条件方面,要将中医专病专科发展纳入中心中长期规划,建立符合中医特色的绩效考核补偿机制,患者满意率和知晓率分别达到90%以上;开设具有独立诊室的专病专科门诊,配备中医综合治疗区域和相应设施设备;每周开设专病门诊不少于2个半天,开展专科建设的不少于4个半天;建立健全中医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周期内相关专病专科无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等。 诊疗服务方面,诊疗中充分体现中医理念和思维,制定并优化符合社区实际的中医专病诊疗方案,开展专科门诊建设的应包含2~3个中医优势病种,定期进行疗效评价,优化协定方和诊疗方案等。鼓励有条件的中心进行院内中药制剂开发,鼓励挖掘特色中医药疗法,原则上1个中医优势病种应使用不少于3种特色中医药疗法。发挥中心在中医医联体的基层作用,至少聘请1名上级医院专家,与上级医院开展中医骨干人员双聘,开设专病联合门诊,畅通上下转诊。 人才团队方面,原则上专病中医医师应不少于2人,专科中医医师应不少于4人;鼓励护理人员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积极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提高优势病种疗效;有固定的专家顾问团队,聘请上级医院名中医作为专科专病发展学术带头人,定期指导发展。并对专病、专科负责人资历提出要求。 传承与创新方面,开设名中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或开展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工作;围绕优势病种的防治康和慢病全程管理等方面开展研究,承担或参与区级以上科研课题或项目;发表至少1篇围绕专病专科防治康、全程健康管理、中医技术推广等方面学术论文或科普文章,鼓励出版或参编专著。 此外,依托家庭医生团队,定期举办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开展穴位按摩、艾灸、功法锻炼等保健技术培训。每年至少录制一个与优势病种相关的短视频开展宣传,提高居民中医健康素养。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北京市东城区等54地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同意北京市东城区等54地建设...(769 )人阅读时间:2024-04-22【国家药典委】酸枣仁、炒酸枣仁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草案(修订
4月8日,关于酸枣仁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草案(修订草案)的公...(652 )人阅读时间:2024-04-08四川雅江突发森林大灾,虫草、麝香、黄芪等名贵中药材损失需待评
3月15日17时许,四川甘孜州雅江县呷拉镇白孜村发生一起森林...(941 )人阅读时间:2024-03-18全国人大代表于东霞:推进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 让道地药材更“地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614 )人阅读时间: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