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行业资讯

广东牵头,短缺药省际集采开始

时间:2023-09-06人气:作者: 赛柏蓝

01

广东发布短缺药采购品种范围

据业内流传,日前,广东省医保局发布《关于共同开展易短缺和急救抢救药省际联盟采购工作》的函,指出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医保办函〔2023〕13号)精神,由广东省牵头开展2023年易短缺和急抢救药品的省际联盟集采工作。

为做好此项工作,广东省医保局拟组建省际采购联盟,由广州平台负责具体实施。现诚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选择单个或多个产品参与联盟采购,此项工作将于近期启动。有意向参与的地区,除了需要函复参与集采的品种,还需提供辖区内相关品种2022年历史采购量和近三年最低实际采购价格。

 此前,6月5日,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曾发布《关于开展阿托品注射剂等25个药品相关产品信息收集工作的通知》,要求相关生产企业完成供应情况(包括年度产能、是否可满足广东市场、可满足供应的全国省份)、原料药基本情况(包括原料药现在产厂家、购进原料药名称、购进价格、目前原料供应商,注明自产或外购等)的填报。

当时所列的25个药品中,有近一半也存在于“短缺药品监测品种及生产企业”名单中,该名单去年7月由工信部、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四部门在《关于加强短缺药品和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生产储备监测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联合发布。

此次网传的广东省牵头的易短缺和急抢救药品省际联盟采购品种范围中,除了呋塞米、甘油磷酸钠、尼可刹米这三种外,均在6月收集信息的药品名单中。 

02

今年地方集采重点工作均已启动

3月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明确了2023年集采工作重点任务。

《通知》提出要持续扩大药品集采覆盖面,并列举了包括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和多个省际集采在内的多项具体安排。其中,省际集采部分,2023年工作重点任务包括:湖北牵头扩大中成药省际联盟采购品种和区域范围,江西牵头开展干扰素省际联盟采购,广东牵头开展易短缺和急抢救药省际联盟采购。

本次广东省医保局发函后,至此,今年国家医保局重点跟进的地方集采基本都已启动。

《通知》还强调,省级药品集采重点针对未纳入国家集采的品种和未过评品种,从“填空”和“补缺”两个维度扩大集采覆盖范围,积极探索尚未纳入国家和省级集采的“空白”品种集采。短缺药物的集采,正符合这一特征。

短缺药的供应保障与采购方式,一直是一个难点。

2021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也曾明确要求积极探索“孤儿药”、短缺药的适宜采购方式,促进供应稳定。去年,国家医保局曾在对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提案的回复中提到,由于“孤儿药”和短缺药多为用量少、竞争不充分的产品,当前基于不同企业间相互竞争的带量采购机制难以适用,需要探索新的采购机制。

上述《意见》发布后,部分省份开始探索短缺药的集采形式。2021年曾有过一次省际联盟的短缺药品采购。今年的第八次国家集采、河南牵头的十九省药品联盟采购,也都涉及到部分国家短缺药监测名单中的品种。

03

上一次短缺药省际联盟集采

规则与结果

2021年,重庆牵头河南、广西、海南等9省份的集采,涉及了供应短缺、临床必需的21个药品,如黄体酮注射液、注射用糜蛋白酶、甲硫酸新斯的明等,这也是全国首次省级跨区域短缺药品联盟采购。

当时的短缺药品采购文件名称,与常用药品集采相比,多了“保供稳价”四个字。短缺药的带量采购,主要目的不是降价,更多是为保障供应、提高用药可及性。临床必需的一些药品,由于需求量小,厂家生产的积极性容易受到原料药涨价等因素的较大影响,从而产生短期现象。通过专项集采,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战略性采购,有助于破解相关药品短缺问题。

重庆牵头的短缺药集采采取“市场竞价综合评审+议价”方式,坚持保供稳价和多家中选的原则,同时短缺药品不纳入“结余留用”考核。

对于短缺药,联盟采购地区首年约定采购量,以医疗机构各品种实际上报年度采购需求量的80%累加确定,而常用药是以70%累加确定。

实际一家企业中选的,药品采购量不少于首年约定采购量的100%。这意味着被纳入集采的短缺药的供应将超过约定量,有助于保障供应。实际中选企业为2家及以上的,联盟采购地区根据约定采购量,各自划分为若干供应区域自行确定。这有利于保障药企生产经营的利益,提高企业积极性。

重庆牵头的短缺药集采共30家药企拟中选,其中数家企业均有两个品种中选。

当时的公开消息只提到同期进行的重庆牵头8省区常用药集采的价格降幅(平均降幅55.03%,最高99.4%),对短缺药集采的价格却并未提及。这或许是因为,短缺药集采的目的不同于一般集采,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缓解短缺,对于价格的要求会相对宽松。

本次广东牵头的集采,将是继2021年之后,又一次短缺药专项集采。显然,保供、稳价,仍然会是重要目标。最近网传的本次联盟集采采购范围,绝大多数来自几个月前要求相关企业填报供应情况、原料药基本情况的药品名单,也映证了这一点。

本次集采将以什么样的规则来保障供应、缓解短缺?价格降幅会有多大?赛柏蓝将继续关注。

END
作者 | 长风
来源 | 赛柏蓝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