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行业资讯

药乡凝聚力量,中蒙药材共绘繁荣之路:第三届中药材(蒙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喀喇沁旗盛大召开

时间:2023-08-12人气:作者: 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
第三届中药材(蒙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喀喇沁旗盛大召开


8月8日,由中共喀喇沁旗委员会、喀喇沁旗人民政府、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药材专业专委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中药材(蒙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中药材助力乡村振兴产销对接会,在赤峰市喀喇沁旗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医药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行业翘楚近1000人齐聚药乡,共叙药缘、共谋发展。 



为期三天的大会,召开了中药材(蒙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第三届全国中药材(蒙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GAP种植高峰论坛、产地加工分论坛;举办了中药材蒙药材展区、种子种苗展区、机械展;实地观摩了中药材蒙药材种子种苗基地、玉龙川林下种植、小学中药文化传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中药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房书亭,中国中药协会执行副会长刘张林,内蒙古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主任王瑞峰,市委书记万超岐,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孟和巴特尔,市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市长田晨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希华,市政协副主席白洪波,旗委书记房瑞和马敬华、张华等在家的旗领导出席,中国中药协会特邀嘉宾和来自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等全国各地的各级领导、专家教授、企业家,赤峰市直部门和全市各旗县区相关领导、企业代表、合作社代表和种植大户参加开幕式。旗委副书记、旗长赵延宏主持开幕式。



房书亭在致辞中表示,喀喇沁旗一直深入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北方道地优质中蒙药材主产地。通过历届中药材(蒙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重大契机,中药材(蒙药材)产业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我们将和各位同仁共同努力,推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在绿色、创新、品质之路上行稳致远,为促进我国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鲁纪  左一)


本次开幕式活动中喀喇沁旗还成功聘请3名中药材种植、机械、产业加工领域知名专家担任产业发展顾问。其中专委会鲁纪受聘成为专家之一。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曹海禄接受赤峰广播电视台采访:这次整个签约从体系来说是比较完善的,而且这次力度也很大,总共签约40多个亿,对于整个后期中蒙药材产业尤其是喀喇沁旗产业会起很大的助力。我们相信通过这次会议,对整个喀喇沁旗的中药农业的规范化、 中药工业的标准化还有商业整个集聚化来说,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开幕式后,与会人员先参观了中药材蒙药材展区、种子种苗展区、机械展,后到玉龙川林下种植基地等地参观。机械展参展机械总共八十余台,部分企业机械现场成交,反映良好。



下午,召开GAP种植高峰论坛、产地加工分论坛。



GAP种植高峰论坛会上,中国中药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中药协会中药追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润怀等专家学者围绕着《全国中药材产业现状、趋势与发展建议》《新版中药材GAP修订要点、实施要求与产业机遇》《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在新版GAP中的要求与应用》等方面与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产业加工分论坛会上,专家对中药材生产机械化的现状、趋势作出相关发展与建议。同时对中药材产地加工的技术集成与设备应用,中药材产地加工的全国试点情况、内蒙现状与发展建议等方面作出相关报告。



此次全国第三届中药材(蒙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中药材助力乡村振兴产销对接会的顺利召开,为促进中蒙药材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相信在相关部门和各方合作的努力下,中蒙药材产业必将在未来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中药材行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