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西南某中医门诊一位老中医,面对中药材疯狂的涨价,忍不住发出无奈的感慨。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栏目视频截图
喝了5年中药调理身体的张婷(化名)
“我记得小时候中药的价格一直比西药便宜,治不起的大病难病都习惯找中医中药。印象中,党参从不到50元涨到160元;白术从十几元涨到近70元;当归从30多元涨到160多元。”
从业20多年的中药批发商朱老板
“销量较往年减少了三分之一,过高的药材价格驱使顾客被迫寻找替代品。补肾补气类中药材涨价最多,酸枣仁从六十多元涨至150元,野生川贝从两千多涨至四千多元,党参、麦冬、白术、当归等中药也都翻倍涨。只能希望政府压一下(价格),最起码把价格控制到和往年差不多。”
广州某中医院一位从业30多年的老中医
“随着道地药材越来越少,临床所用药材多为人工种植,药效也不如从前,特别是吉林人参、黄芪、三七等贵重滋补药材。按照古方,以往成年患者开3~5克杏仁便能见效,现在用量至少10克;还有用于化痰的半夏,古方推荐用量3~6克,现在开到10克才行。”
当下中药材涨价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四川省医药行业协会中药材中药饮片分会秘书长李黎介绍,从自然气候分析,减产是导致涨价的一个原因。受高温等因素影响,当归抽薹率高,光长叶不长根,影响了根部有效部位的质量和产量,种植成本提高后,种植户纷纷转而改种其他中药材,导致减产。
当归主产地甘肃岷县一名中药材经销商也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行情好的时候,当归亩产400公斤/亩,去年则只有几十公斤,原因是当归苗抽薹率太高。一亩地成本也从两千多涨到一万多,许多种植户都不想种了。”
一位多年在甘肃、青海、河南等中药原产地收货的经销商透露:“是资金进场囤货炒作,像炒股一样炒高了。就像十几年前炒作三七一样,这次许多资本从房地产等行业退出后,选择的是产地相对集中、比较常用的几味中药材,如当归、党参、黄芪等,炒作的方式是给钱了不提货,只是在各个冷冻储存库之间炒来炒去。”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栏目视频截图
据禹州市药业商会会长介绍,今年到原产地进药时,他发现多了很多生面孔,很多是拥有大量资本的地产老板或煤老板,他们收购药材后都囤积起来,低进高出。“今年4月份,我去山西采购药材,正巧遇到一个煤炭老板也在采购。单柴胡一个品种,他就买了上百吨。”
安徽亳州是全国中药材存储量最大的基地,记者以批发商存货为由随机咨询亳州几个冷冻库是否还有余位存放药材时,多家冷库工作人员均表示已无空位。“冷库里基本都是药材,出仓的比较少,储存价格也涨了近一倍。”
中药材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中医药的治疗费用。对于一些需要长期使用中药治疗的患者来说,治疗费用的增加可能会给他们的经济负担带来巨大的压力。甚至使得一些患者无法获得必要的药材,从而影响到身体的康复。
同时,中药材是中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格上涨会使得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受到制约。价格上涨可能会导致中医药行业的成本上升,进而影响到中医行业的发展和传承。
这个新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日本仅仅用了2.5亿的价格收购了我们国家有105年历史的中药企紫光辰济。不仅如此,这家汉方药企早在32年前就已经开始涉及国内中医药业了,并且重点收集中药药方,除此之外,日本其他药业也在中国大量收购中药企。
根据中国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截至2020年,国际上已有近千项中医中药专利被授权,其中中国仅占了不到10%。特别是日本,已经抢注了《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中的210个中医古方专利。与此同时,多家国外企业在中医中药研发领域积极布局,这一现状着实严重影响了我国中医中药的创新和发展。
以反垄断法公开立案调查刻不容缓
在中药协会种养殖专委会副秘书长曹海斌看来,本次涨价对当下的中药监管体系无疑是一个挑战。本轮中药材价格飙升的原因极为复杂,亟待完善顶层架构、重构产业利益格局。
中药材因产地和市场较分散,且长期属于一种自由竞争状态,受到的关注度还不够。但今年的涨势已不只在一个片区出现,安徽、甘肃、河南、重庆乃至全国范围已经不止100种中药材涨价。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刘旭认为,“相关部门可通过价格法和反垄断法调查恶意炒作、囤积居奇的行为。从反垄断执法角度看来,哪怕100种中药材中有一种是因为囤积居奇涨价,那也是该处罚就处罚,且绝对应该从严处罚。”
同时,刘旭指出,一般而言,执法机构的公开表态关注或组织告诫,对市场上的各类价格操纵行为都会起到一个震慑作用。但是要帮助中药材行业恢复正常的市场竞争,必须及时果断地公开立案调查,依法严惩垄断行为和价格违法行为并没收违法所得,才能真正以儆效尤。
只有药价稳定,供应充足,才有利于产业链上的种植户、批发商、中药材企业和医疗企业形成合理预期,中药材行业才能实现长期健康发展。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北京市东城区等54地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同意北京市东城区等54地建设...(769 )人阅读时间:2024-04-22【国家药典委】酸枣仁、炒酸枣仁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草案(修订
4月8日,关于酸枣仁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草案(修订草案)的公...(652 )人阅读时间:2024-04-08四川雅江突发森林大灾,虫草、麝香、黄芪等名贵中药材损失需待评
3月15日17时许,四川甘孜州雅江县呷拉镇白孜村发生一起森林...(941 )人阅读时间:2024-03-18全国人大代表于东霞:推进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 让道地药材更“地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614 )人阅读时间: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