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行业资讯

中药材价格失控,谁最受伤?我们该如何应对?

时间:2023-07-10人气:作者: 新康界

今年上半年,国内中药材市场价格异常上涨,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7月8日,中国中药协会发布倡议书提出:“本轮药材价格出现较长时间的异常上涨,势必给中药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中药行业必须予以高度关注。”此外,协会呼吁,为有效平抑中药材市场价格异常波动,保证药品质量和市场供应,坚决反对以任何形式哄抬和操纵药材价格、投机炒作等扰乱药材市场秩序的不正当乃至违法行为。

来源:中国中药协会

01如何应对中药材价格异常上涨?

“此次中药材价格异常上涨,是中药材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合理这一痼疾的充分暴露。”中康科技中药大数据中心首席分析师贾海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药企可以通过中药材联合集采、订单农业等方式来稳定市场价格。此外,也可以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中药产业大数据中心,链接起中药材全产业数据链,动态掌握生产加工、市场端需求和渠道供应保障能力等,从而以科学、精准的数据引导产销和订单农业,避免生产剧烈波动。

“近几年,中药饮片的价格普遍在持续上涨,不过,此前并没有这么贵。”某零售药店店长告诉记者。

对于零售药店如何应对重要中药材价格异常上涨?贾海彬认为,一是尽可能地拓宽药食两用的品种和销售渠道,加强营销和推广;二是密切关注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进行预判性采购,进行中药材储备;三是在行业内开展联合集采,降低中药材价格波动风险。

中国中药协会倡议书提出,药企要对药材市场行情尤其是所需采购药材品种的市场行情、产地信息、储存量、经销户信息等进行密切跟踪,并及时予以研判,科学、合理制定中药材原料采购计划,及时调整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生产计划;把好原料采购和质量关,足量投料,坚决保证药品质量;建议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品牌、优质企业应率先行动,打造中药全产业链质量管控体系,建立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深入产地建立药材基地,促进产销直接对接,尽量减少中间炒作环节。
02涨价对大药企冲击较小

对中药饮片厂商影响明显

相较往年,此轮价格上涨覆盖品种多、上涨幅度大、涨势超过三年,已突破周期性规律,极为罕见。生意社数据显示,7月8日,反映中药材价格走势的中药材指数为2709点,较周期内(2019年6月30日至今)的最高点2751点已有所回落,但较最低点975点上涨了177.85%,仍处于相对高位。

此外,上游中药材价格上涨,让相关药企正承受成本压力。“近期中药材价格异常上涨,公司深受其害,相关产品目前已出现成本和销售价格倒挂。由于基础中药材价格上涨,公司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已停止部分产品的生产。”某中药上市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部分商家为了保证产品供应,不惜降低产品质量来调控成本,应该引起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中药材价格上涨已传导至消费终端。7月9日,记者走访北京、青岛等地多家中药房,随机采访了几位正在抓药的老年病患,他们普遍抱怨,服用的中药价格近期上涨明显。一位患者直言:“应当对中药材价格进行管制,将其稳定在合理区间。”

中药材作为重要的农副产品,其价格波动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业内人士大多认为,此轮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在正常价格涨跌周期外,还受产地减产、游资炒作、恶意囤积等多重因素影响。

有业内人士表示,此轮中药材价格上涨,或有行业内的大药企参与中药材囤积。“大中成药企囤中药材的情况一直以来较为普遍,可卖也可自用。因此,涨价对这些大药企的冲击较小,但对中药饮片厂商的影响较为明显。”

来源:证券日报、中国中药协会公告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