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信任,是中成药“有为有位”的基础,其中的利害关系胜过其他任何类别的药品。
但是部分企业或受经济利益驱使、或因内部管理存在漏洞,让劣药、甚至是假药流入市场,扰乱行业秩序,危害消费者权益。
据药智数据统计,2022年药品质量抽检不合格的665批次数据中,中成药共计137批次,占比不合格药品总数20.60%。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成药质量不合格品种TOP10中,国家医保品种占据70%。居于前五的接骨七厘丸、藿香正气水、清热解毒口服液、大黄通便片、益母草颗粒均属于2022版国家医保目录品种。
以下为「2022年中成药质量不合格数据年度报告」详细分析。
一、中成药不合格总览
2022年,药品质量抽检不合格的665批次数据中,中成药共计137批次,占比不合格药品总数20.60%。
相比2021年中成药131批次,占比不合格总数16.03%,占比上升4.57%,不合格批次增加了6批次。
不合格批次增加,说明了质量监管和质量管理方面仍然存在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和管理力度。
同时也说明了消费者对于中成药产品的安全和质量问题越来越关注,监管部门和生产企业需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安全问题。
二、中成药质量不合格企业TOP10
2022年,中成药质量不合格企业TOP10中,洛阳顺势药业有限公司位于榜首,共8批次,8批次都为接骨七厘丸。
其次为江西德上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共4批次中成药质量不合格,均为大黄通便片。
此外,对比2021年TOP10企业,今年前十均为新上榜企业,说明中成药质量问题依旧较为普遍。
2022中成药质量不合格企业TOP10
(以批次计)
企业名称 | 数量 |
洛阳顺势药业有限公司 | 8 |
江西德上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4 |
四川天府康达药业集团府庆制药有限公司 | 3 |
山西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3 |
吉林省民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3 |
大连天山药业有限公司 | 3 |
云南腾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2 |
通化中盛药业有限公司 | 2 |
江西品信药业有限公司 | 2 |
吉林龙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2 |
吉林黄栀花药业有限公司 | 2 |
湖北同德堂药业有限公司 | 2 |
广西金页制药有限公司 | 2 |
广西金嗓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2 |
甘肃亚兰药业有限公司 | 2 |
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2 |
爱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 |
备注:由于存在并列情况,所以上述排行总数量超过了10。
三、中成药质量不合格品种TOP10
2022年中成药质量不合格品种TOP10中,排在第一位的为“接骨七厘丸”,共15批次不合格,都为“检查-重金属及有害元素”不合格。接骨七厘丸用于活血化瘀,接骨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续筋接骨,血瘀疼痛。属于医保目录品种。
排在第二位的为“藿香正气水”,8批次,均为“检查-甲醇量”不合格。藿香正气水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属于医保目录品种。
排在第三位的为“清热解毒口服液”和“大黄通便片”,4批次,清热解毒口服液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发热面赤、烦躁口渴、咽喉肿痛等症;流感、上呼吸道感染。大黄通便片主要是清热通便。用于实热食滞,便秘以及湿热型食欲不振。均属于医保目录品种。
在中成药质量不合格品种TOP10中,国家医保品种占据70%。居于前五的接骨七厘丸、藿香正气水、清热解毒口服液、大黄通便片、益母草颗粒均属于2022版国家医保目录品种。
医保药品相对来说是临床必需、民众普及率较高的药品,质量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详情见下图。
四、中成药质量不合格检测项目TOP9
2022年中成药不合格检测项目排行前三分别为“装量差异”50批次、“性状”19批次、“重金属”和“水分”15批次。中成药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装量差异”。
装量差异是药物制剂的均匀性检测指标之一,常用于胶囊、粉针等剂型,是保证准确给药的重要参数。装量差异不符合规定会导致临床给药剂量不准,带来相应的安全风险。相比近两年来看,“装量差异”不合格的批次一直是不减反增,可见“装量差异”应严格打击。
企业涉嫌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其不合格药品会严重伤害人民的健康利益。
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十年内不受理其相应申请;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为境外企业的,十年内禁止其药品进口。
注:此图按照在不合格公告中出现的频率进行排序,总共9项不合格项目。
五、中成药质量不合格抽检省市分布情况
2022年抽检的不合格中成药,分布在包含总局在内的21个省市。
据统计,除总局公布的38批次抽检不合格中成药外,江西省公布的抽检不合格中成药最多,共30批次,占比21.90%。其次,湖北省公布了18批次抽检不合格中成药,居于榜单第二,占比13.14%。结合2021年数据可以看出,江西省抽检的中成药质量不合格连续两年位于前三。
2022年的不合格批次及占比与去年相比数量有所上升,质量不合格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可见中成药质量问题是一个会长期存在的问题。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六、检验依据、抽检样品来源
检验依据以《中国药典》为主,还涉及国家药品单页标准、地方性医疗机构制剂标准、卫生部颁布标准、新药转正标准、《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等。
被抽检的中成药主要是从生产、使用、经营环节进行的抽样检验,大多数来源于药店、卫生社和医院。
七、小结
药品质量问题的出现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各个环节共同努力来解决。
药品生产企业需要加强自身质量管理,也应该加强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监管水平,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药品监管部门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在发现不合格批次的情况下,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召回、封存、处理或者下架,同时对生产企业进行处罚,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同时也需要提高公众对药品质量问题的认识和关注,以共同维护公众的用药安全。
免责申明:统计数据仅来自各省市药监局官网。本报告已经剔除药监局标记的假冒药以及重复数据,但仍可能存在未被相关部门发现的假冒药。因官网数据不断更新,统计结果会有微小偏差,仅供参考。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国家药监局官网、各省(市)药监局官网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北京市东城区等54地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同意北京市东城区等54地建设...(769 )人阅读时间:2024-04-22【国家药典委】酸枣仁、炒酸枣仁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草案(修订
4月8日,关于酸枣仁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草案(修订草案)的公...(652 )人阅读时间:2024-04-08四川雅江突发森林大灾,虫草、麝香、黄芪等名贵中药材损失需待评
3月15日17时许,四川甘孜州雅江县呷拉镇白孜村发生一起森林...(941 )人阅读时间:2024-03-18全国人大代表于东霞:推进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 让道地药材更“地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614 )人阅读时间: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