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行业资讯

我国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

时间:2023-03-07人气:作者: 制药网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导读


  自中药配方颗粒结束试点工作以来,国标和省标加速切换,头部企业积极推进产品备案工作,同时也有更多企业为抢食“蛋糕”而入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已有60余家药企正在积极参与中药配方颗粒国标/省标备案工作,其中不乏20余家上市公司,可见其对赛道前景的看好。

 

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这些挑战不可忽视

(图片来源:制药网)


  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数据统计,2021年我国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为252.45 亿元,同比增长 32.87%,随着中药配方颗粒利好政策的推进,众多券商认为,这一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在即。如华安证券预计,到2030年,我国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可达到1102亿元;万联证券在研报中称,随着配方颗粒在多方面驱动力下进一步扩容,尤其是2024年后国标数量超过临床常用数量的时候,配方颗粒替代潜力更大,2025年行业规模有望破千亿元。
 
  面向千亿市场蓝海,业内预计,相对而言,预计品种齐全且备案品种数量丰富的头部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
 
  而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配方颗粒作为相对标准化的中药品种,生产企业还将会面临成本控制、质量控制、规模化效益等方面的挑战。
 
  对于这一点,将中药配方颗粒作为新的业务增量的新天药业在2月20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互动活动记录表中也有提到,对此,其表示,“因此,公司在配方颗粒生产线的设计及建设过程中,已重点考虑并充分引进了国内先进的全智能化和信息化手段,以充分发挥智能制造带来的质控与成本优势。”
 
  中药配方颗粒作为关系人体健康安全的特殊商品,守好质量关非常关键。2023年初,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推动改进中药饮片生产经营模式,督促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备案的生产工艺生产,严格供应商审核,加强中药材鉴别、中药饮片炮制、颗粒生产、检验放行等全环节质量管理等内容。这一文件的发布意味着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面临着更加严格的监管,倒逼生产商严控质量水平。
 
  实际上,不止新天药业,目前已有不少布局中药配方颗粒的企业将质量等问题提到眼前,借助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加速推进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生产与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并节约成本。
 
  例如,康缘药业多年深耕现代中药“智造”,通过政策资金支持,加快拥抱智能化生产,公司已先后打造了智能化提取精制工厂、智能化口服固体制剂工厂和中药注射剂智能制造车间3个智能化工厂,逐渐解决了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多项技术难题,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公司实现了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关键指标批间RSD值降低了23.0%,能耗降低10%以上,中药产品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
 
  再比如,一方制药也积极推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获得了“生产效率提高15%,包装效率提高30%以上,企业总体运营成本(单位产值)下降约10%”的良好成效,目前公司从中药材种植到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基本形成了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其中药配方颗粒在生产过程中,包括炮制、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包装等环节均依靠全自动化设备实现有条不紊地运行,为企业发展壮大注入强劲动能。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