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行业资讯

2023年医药投资“热风口”在哪?

时间:2023-02-02人气:作者: 制药网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导读


  2月2日消息,创新药板块整体表现活跃,个股方面,信立泰涨超7%,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多股纷纷跟涨。


  同时,创新药相关ETF也随之上涨,其中创新药沪深港ETF涨超3%,创新药企ETF、创新药产业ET、创新药ETF易方达等均涨超2%。

 
  展望2023年,创新药可以说是东方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德邦证券、光大证券等众多机构看好的医药细分赛道,预计创新药行业将成为今年投资“热风口”之一。
 

创新药行业,将成为2023年投资“热风口”之一

(图片来源:制药网)

利好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将创新药视为医药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明确到2025年,创新产品新增销售占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量的比重进一步增加。为支持创新药行业发展,近年来我国还对新药审批审评制度不断优化,加速新药上市的速度,2023年随着更多创新药加速获批上市,预计将为相关药企带来业绩增量。
 
  同时,集采、医保谈判等政策正趋于“温和”。已展开的七批国家集采累计覆盖294个品种,涉及金额超过3500亿元,约占公立医疗机构生物药及化学药采购额的35%。业内表示,这些药品集采已纳入常态化管理,剩下的部分多以小品种、罕见药为主,对药企的影响不大。
 
  医保谈判针对创新药的降价力度也有所缓和。2022年,医保谈判的公布“简易续约”降幅规则给创新药企业注入“强心剂”,同时地方政策也频频出台,例如北京试点创新药豁免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上海则要求创新药进医保后3个月内“应配尽配”且不纳入医保总额等,这些政策将给创新药发展带来切实利好。
入局“玩家”不断增加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创新药领域新增企业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赛道竞争正日益激烈。2021年,中国创新药领域新增企业数量有99家,比2012年的60家相比增加明显,可见国内企业对于创新药市场前景的看好。
 
  入局的创新药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研发团队实力,推进研发管线丰富。目前,研发管线规模较大的药企包括恒瑞医药、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复星医药、君实生物、百济神州、三生制药等。其中,加速向创新药转型的“医药一哥”恒瑞的研发管线实力雄厚,据统计,恒瑞目前已上市的原研新药有11个,平均每年都有一款新药上市,另有60多个创新药处于临床开发阶段,还有260多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资本持续加码
  近年来,中国创新药领域的融资事件、融资金额整体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其中2020年的国内创新药领域融资事件高达528件,融资金额累计352亿元。回顾2022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投资者对创新药趋于冷静和理性,但仍有不少具备实力的国产创新药企业发生对外授权(license-out)交易,且全年交易数量刷新之前的记录。多项单笔的license-out交易金额突破10亿美元,其中仅在2022年12月份,科伦药业和康方生物就接连宣布两笔license-out交易,总金额分别达93亿美元和50亿美元。
 
  创新药研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等特点,一款创新药的研发成功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高昂的研发资金,但国内大部分创新药企业都是初创公司,缺乏资金支持,因此随着资本的持续加码,将有利于推进创新药研发的顺利进行。
新药获批数量不断增加
  近年来,国内创新药临床申请数量(包括国产和进口)、上市申请数量(包括国产和进口)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其中,国产创新药临床申请数量由2016年的111个增至2021年487个,预计2022E将增至535个,2023E继续增至552个。国产创新药上市申请数量也在不断增加,2021年上市申请数量有34个,与2016年的5个相比增加明显,可见国产创新药企业的实力正得到提升。
 
  国内获批的创新药数量方面,数据显示,2017年-2021年,我国获批的创新药(包括生物药、化药、中药)数量从61个增加到89个,整体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中药创新药获批数量逐年增加,2021年达到12个,远超之前几年的记录。2022年,国家药监局(NMPA)共批准了49款新药,包括进口新药30款,国产新药19款。虽然2022年的新药获批数量增加不明显,但随着政策放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业内预计创新药获批上市速度将加快。
未来市场规模将超过7000亿元
  多重因素共振下,我国创新药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创新药市场规模已超过6000亿元大关,达到6306亿元,随着政策利好、医保调整、持续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等,这一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预计2023年我国创新药市场规模将超过7000亿元。
 
  总的来看,创新药未来行情可期。而就当前创新药板块的估值来看,业内认为,创新药近年来一直是医药行业中估值较高的细分领域,虽然受集采影响导致整体估值有所回落,预计2023年或发生改变。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往期精彩回顾





医药行业淘汰赛加速,大批药企将出局中药1类新药上市将迎大爆发

24只医药股实现连续5年净利润增长

又一药品加入囤购浪潮?

近期,4款中药新药接连获批上市


文章来源:制药网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朋友学习,更多精彩分享请关注制药网微信号:zyzhan_2012。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