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答复】加强种质创新能力,制定和完善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标准体系;加快《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制定发布......
时间:2024-01-05人气:作者: 高鹏说百药

国中医药提字〔2023〕88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道地药材种质源头管理与监督,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种子种苗是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源头。我局高度重视中药材种业发展,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我局高度重视中药材种质资源研究、繁育和保护工作。一是“十四五”期间,我局协调科技部加大对人参等中药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支持力度,部署了“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农业生物重要性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基础研究”等重点专项。二是依托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在全国20个省(区、市)建设了28个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实现了120种中药材种子种苗的繁育生产,并建设了31个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圃,推进科学选种育种。三是通过实施“道地药材生态种植及质量保障”项目,支持各省开展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根据当地优势品种开展科学研究、转化应用等工作,从源头上保障优质种苗的供应。 我局积极推进中药种质资源库建设。一是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建设并运行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设置1个长期库(保存年限45-50年)、2个中期库(保存年限25-30年),可保存10万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截止2016年底已入库登记193个科1017个属共计2万余份材料,收集种质资源1.2万余份。二是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建设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国家南药基因资源库),是我国唯一国家级顽拗型药用植物专业种质库,具有液氮罐、超低温保存室等可保存20万份顽拗性药用植物种子、植物离体材料、DNA材料的先进设施。三是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建设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主要保存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及西南地区道地药材种质资源样本,形成由长期库、中期库、短期库、种质圃、离体库及DNA库有机融合的多维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库容可收集20万份中药种质资源,保存期限50年,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药种质资源保存中心。我局将持续推进和支持中药种质资源库建设,为中药质量提升提供源头保障。 三、关于“建立国家鼓励和保护性政策扶持中药产业重点龙头企业” 我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实施了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中药标准化”专项,支持全国105家中药企业59个中成药大品种和101种常用中药饮片开展种子种苗、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全链条质量标准体系建设。通过中药标准化专项实施,将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中药材种质资源质量控制技术标准,推动构建中药质量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实现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提高全过程质量控制水平,促进中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2020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先后支持河北、吉林等11个省建设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支持20个省的52个乡镇建设艾草、黄连、天麻等农业产业强镇,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基地水平、发展加工流通、培育经营主体、创建产业品牌等举措,充分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中药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安排建设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由1位首席科学家、31位岗位科学家、32个综合试验站组成,每年安排经费3200万元以上,支持体系专家在遗传改良、栽培、病虫害防控、产后加工、机械设备和产业经济等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联合攻关和技术集成、试验示范。 种子(种苗)繁育具有周期长、专业性强、技术难度大等特点。中药材种类繁多,迫切需要加强科研投入。我局加强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标准体系建设,加强科学研究。通过“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支持开展部分大宗品种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与推广体系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等方面工作,促进成果转化,推进中药材种业发展。 农业农村部加快中药材标准制修订,近年来,下达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计划20多项,涉及中药材品种、加工等领域,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人参种子》等3项中药材种子种苗国家标准,并积极推动开展种子种苗相关的团体标准研制。 我局高度重视产业帮扶工作,将做好产业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2017年9月,我局联合五部门印发《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进一步完善了中药材产业帮扶政策,明确了中药材产业帮扶的具体工作思路和内容。一是在中药材产业扶贫基线调查基础上,发布《贫困地区生态适宜种植中药材推荐目录》,指导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合理有序种植。二是坚持引导“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相结合”,坚持“宏观布局引导和具体技术指导相结合”,坚持“道地品种引领和品质质量提升”相结合。三是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建立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进行倾斜。进一步引导中药企业到贫困地区建设中药材产业扶贫基地,开展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提供全过程农技服务,促进中药材产销对接等。四是成立了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技术指导专家组,选聘了184位专家并按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分组,开展中药材生产技术培训等,帮助解决中药材种植的技术问题。 此外,我局实施“定制药园”项目,支持各省贫困县设立“定制药园”作为原料药材供应基地,鼓励医院优先采购以“定制药园”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药品(含中药饮片),贫困户参与生产,从而形成完整、可持续的中药材产业帮扶体系。在云南、四川、陕西等地,通过这一项目,带动了数万贫困户脱贫增收。 下一步,我局将根据工作安排,积极配合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加快《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制定发布,推进中药材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和技术推广等工作,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中药材种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