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文| 北京市延庆区妇幼保健院周文清
俗话说“秋补胜冬补”,入秋后,阳气渐退,阴气渐长,天气不再炎热,人们的胃口也渐渐好了起来,进入了进补的黄金时期。但由于秋天天气干燥易生燥邪,并不是任何食材都适合在此时食用,应季而食才能更加健康。更别提一些出现嘴唇、喉咙发干,皮肤干燥,头发毛糙的人群,更是应该抓紧秋季滋阴润燥。下面帮大家整理了一些好吃又营养的食材,滋阴润肺、益胃生津,帮助大家抵御秋燥。
秋 梨
秋季润燥的水果首选秋梨,梨作为秋季应季的水果,汁液丰富,口感香甜,易于为人们所接受。《神农本草经疏注》中记载梨“味甘微酸,气寒无毒......梨能润肺消痰,降火除热,故苏恭:主热嗽,止渴,贴汤火伤,治客热,中风不语,伤寒寒热,解丹石热气,惊邪,利大小便。”可见,自古以来梨便是清心降火的解热佳品,正可缓解秋燥带来的燥热。
现代研究发现,梨中除了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还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K、维生素B6、叶酸、钾、镁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但仍需注意的是秋梨性寒,经常大便溏泻、消化不良的脾胃虚寒者及产后血虚者,不可多食。
银 耳
银耳又称“白木耳”。因其价格便宜,故被誉为“平民燕窝”。银耳在我国的食用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有关于“五木耳”的记载,而其中白色的,便是银耳。《本草简要方》中亦有银耳的相关记载,“通用者黑黄白三种。黄白两种,均为补品。入药桑耳为多。黄者又名金耳,白者又名银耳,均富胶质,主治滋阴补肺。”《谷荪医话》中亦有“白木耳能补内部损伤”的记载。可见,银耳作为一种药食两用之品,味甘淡性平,可生津止渴、滋阴润燥,是应对秋季燥邪的进补佳品。
现代研究发现,银耳中富含维生素D,能帮助钙质的吸收,银耳中丰富的硒元素及酸性多糖类物质,能有效增强人体免疫,银耳中大量的天然植物性胶质,可帮助滋养皮肤。
莲 藕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中医认为,秋天吃藕有助于补肺养血、清肺润燥,是秋季最佳食品之一。不仅如此,秋季是鲜藕应市之时,也是莲藕的口感和营养最好的时候。《新修本草》中记载莲藕“味甘,平、寒,无毒。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本草征要》则认为莲藕“生用则涤热除烦,散瘀而还为新血。熟用则补中和胃,消食而变化精微。”可见,莲藕清热生津、补脾开胃,自古以来便是进补的佳品。
现代研究发现,莲藕中除了含有大量淀粉,还含有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K、单宁酸、氧化酶、膳食纤维等成分。莲藕中的单宁酸和维生素K,可助血管收缩,加快止血。莲藕的黏液蛋白可与胆盐酸结合,抑制人体胆固醇的吸收,降低体内胆固醇含量。而莲藕含有的膳食纤维则可促进胃肠蠕动,润肠通便,预防便秘的发生。
山 药
山药又称为薯蓣,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材,它补而不滞,不热不燥,无论男女老少、体健体弱,都可食用。《本草新编》中盛赞山药“有功而无过”。《本草备要》中记载山药“色白入肺,味甘归脾。入脾、肺二经,补其不足,清其虚热。固肠胃,润皮毛,化痰涎,止泻痢。”《本草约言》中亦有“主头面游风,头风眼眩,下气,止腰痛,补劳瘦,充五脏,除烦热,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的记载。
现代研究认为,山药中所含的淀粉消化酶是萝卜的3倍,秋天多吃山药,能助消化防积食。山药中不仅含有多种氨基酸,还含有维生素C、B1、B2及钾、铁、锌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
百 合
百合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材,是秋季常见的滋阴养肺润燥中药之一,对于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少痰、咽干咽哑等有很好的疗效,还能清心除烦,深受人们喜爱。《本经逢原》中记载百合“能补土清金,止嗽,利小便。”《本草述》中认为“百合之功,在益气而兼之利气,在养正而更能去邪”。《医学入门》中亦有百合可“养五脏,补中气,通耳窍”的记载。
现代研究还发现,百合中不仅含有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还含有维生素B、C等多种维生素,可谓是“营养百宝箱”。除此以外,百合中含有的百合皂苷及百合多糖可帮助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百合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还可帮助保护心脑血管。但需要注意的是,百合性寒,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食。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脾胃虚弱怎么办?一定要在饮食上注意,常吃这几个食物养护脾胃之
来源 | 广东中医药(综合自本文内容综合自广东省中医院、罗颂...(683 )人阅读时间:2023-09-12祛痰除湿离不开这个方,这个方子能燥湿能化痰,标本兼治,散中有
作者 | 小柚“痰湿”一词几乎家喻户晓,祛湿的各种养生方、食...(1010 )人阅读时间:2023-09-12早起三不要,饭后三不急,睡前三不宜
来源 | 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健康时报中医养生主...(662 )人阅读时间:2023-09-11病多常因阳气不升,这个方子专门升阳气,健脾胃,脾胃好了,湿气
近期有个患者朋友来找我,说一定要给她看看这是怎么了,她觉得自...(824 )人阅读时间: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