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养生保健

央台、人民日报齐发声:这种行为该停止了!事关每一个人,现在知道还不晚

时间:2023-01-23人气:作者: 中草药文化

请点上方的蓝字关注,终身免费学习中药养生知识.


正文共:4353字 预估阅读时间:6分钟


很多人不是死于无知,

而是死于过度医疗!


“很多药是不该吃的,却在吃;很多治疗是不需要的,但还在做;很多手术只会使患者更痛苦,但也在做。”


在一次会议上,时任卫生部副部长、肝胆外科专家黄洁夫发表了此番言论,并建议所有人反思“无效医疗”、“过度医疗”。


肝胆外科专家黄洁夫


黄洁夫用自己所在的专业领域来举例:“临床上很多胆囊息肉、不大的胆囊结石和肝上的血管瘤对人是无害的。70%的胆囊结石是无症状的,医学上称为‘安静的石头’并不影响健康,但是现在只要一进医院,通常都要你去做。”


“生不起,剖腹一刀5000起;病不起,药费利润10倍起。”网上流传的一句民谣,真实地反映了老百姓看病贵的现状。


央视新闻也曾揭露:医院过度医疗的内幕,详细视频戳↓↓↓



《人民日报》于 2011年04月14日19版就曾以《过度医疗猛于虎》为题,抨击国内医疗乱象。


截图来源:中国法院网  人民日报


说起“过度医疗”,好像和大家无关,但其实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


人民日报抨击过度医疗乱象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感冒了,去医院看病,大夫明知道你吃一盒感冒就能好的情况下,给你开了2盒或者更多,那这就是最简单的过度医疗”。


再比如,小病大治,大病久治...都属于过度医疗。


1
人都死了,药还堆积如山


《人民日报》在《过度医疗猛于虎》一文中报道:人死了,药还堆积如山。医生明知患者是癌症晚期,根本没有治疗价值,仍在拼命开药。



下面是人民日报在《过度医疗猛于虎》一文中报道中的真实案例:


“父亲去世后,我扔了整整三个编织袋的药。人都死了,药还堆积如山,而且都是自费药。”一位癌症患者的儿子许先生说。


2008年6月,老人体检发现肺癌晚期,已经无法手术。为了治疗方便,他选择了家门口的一家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一年多,老人陆陆续续出入院10余次,直到2009年9月去世。此间医药费总计50多万元,当时医保报销封顶线是17万元,其余都是自费。


住院期间,许先生几乎天天陪着父亲,目睹了治疗全过程。刚住院时,父亲能吃能喝,但医生总是不停地给输液。老人从早晨起床,一直输到夜里。在输液的同时,还要不断打针,有时一天要打七八针。“你见过蜂窝煤吗?我父亲的屁股比蜂窝煤还要烂,密密麻麻都是针眼,足有上千个,我都不忍心看。”许先生说。


更令他郁闷的是,每次住院,医生都要给老人开汤药,但老人根本喝不下,端来就倒掉。为此,家属多次要求医生停止再熬汤药,但根本无人理睬。


后来,老人病情加重,但他坚决拒绝住院治疗,因为他越来越反感医生,也不想再花冤枉钱了。许先生说:“医生明知患者是癌症晚期,仍在拼命开药,而且多数是昂贵的自费药,实在令人寒心!”


2
很多人都是死于过度医疗


北京某著名三甲医院的一位医生透露,肿瘤患者是过度治疗的“重灾区”。很多病人并非死于癌症本身,而是死于过度治疗。例如,对于一期肺癌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90%。国际上公认的结论是,这类患者术后化疗不受益。但是,我国的治疗都是“流水线式”的,多数病人手术后都要“被化疗”。


有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本来是早期肺癌,只需要做一次手术,花费两三万元,基本就可以长期生存。但是,医生做完手术后,还是习惯性地把他转给了化疗科。在做了四个疗程的化疗后,病人免疫力急剧下降,随即肺癌复发,并出现脑转移,于是又做了伽马刀手术,结果导致了更大范围的肿瘤转移。由于医生的过度治疗,老先生不仅花费了30多万元,而且踏上了不归路。


3
盲目输液也是一大乱象之一


在我国,患者的输液量整体高于国际水平,人均年输液达到8瓶,是国际水平的3-4倍。导致的死亡人数在39万以上。

盲目输液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的健康隐患,最常见的就是抗生素滥用问题。输液是一种公认的危险给药方式。如果注射液中存在不溶性微粒,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静脉炎症、肺水肿、肺肉芽肿和过敏反应等。


此前,澎湃新闻报道:安徽合肥27岁的女主持人刘振亚,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期间输液后猝死,引发社会关注。


目前,为了遏制过度医疗,避免过度输液的问题,全国多地都提出了静脉输液管理,明确规定了不能进行输液治疗的一些疾病。


4
某些院长只想如何让医院赚钱


《人民日报》在《过度医疗猛于虎》文中报道,近年来,医院和房地产业一样,已经成为“暴利行业”。例如,某市一家三甲医院5年间的年收入由5亿元增加到20亿元,这其实都是患者的“血汗钱”。由于政府对公立医院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政策,医院创收越多,奖金越多。因此,很多院长只想着如何让医院多赚钱,而不关心如何让患者少花钱。现在,很多医院都在进行新一轮扩张,其背后隐藏的是难以抑制的逐利冲动。


5
医生问诊三句半全靠高价检查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


滥检查是过度医疗的又一特征。北大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说,现在不少医生问诊三句半,立刻就让病人做CT、造影、核磁。事实上,这些检查的成本高、创伤大,还可能增加致癌的风险。看病、检查、治疗、用药这整个就诊流程下来,我们常常能听到抱怨,“这个检查反复做了好几次”或者是“这个药又开多了”。


6
部分医生回扣远超工资


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院长何建国说,医疗消费是医生主导的消费,而不是患者的主动消费。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很多医生利用处方权,不断制造无效甚至有害的需求,把患者当成了牟利的对象。医生通过大量使用高值药品、心脏支架、人工关节收取回扣,已经成为尽人皆知的“潜规则”。其数额之大,远远超出了医生的“阳光收入”。


在暴利的诱惑下,很多医生吃回扣如同吸毒成瘾,很难主动戒断。某医院一名退休医生曾向医院领导提出,只要让他出诊,他可以不拿一分钱工资,因为他知道,只要有了处方权,就可以拿到回扣。


点滴改变远离过度医疗


《人民日报》怒斥过度医疗,这把锐利无比的手术刀直指中国医疗的病灶,让我们看到了百病缠身的中国医疗康复的希望,但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远离过度医疗,从我们自身做起也很简单,只需有一个好身体, 不去或者少去医院,这样自然就能避免成为“过度医疗”的对象。

我们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医生只是我们的助手,想要健康的身体,平时就要注意保养。怎么保养怎么防?答案是预防得走在前面。


人们经常喜欢在前半生拼命赚钱,日常不注意健康养生,然后在后半生用前半生赚的钱去住院治病。

实际上,养生就在日常的饮食起居中,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远离疾病就是这么简单。名家名方建议大家在三方面做出改变,一点一滴的小改变,就能给您带来健康强壮的身体。




1、每天吃到绿色蔬菜
吃水果蔬菜,不仅能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身体必需的营养素,预防肠癌等,还能改善心理状态,预防疾病。既使不渴也要喝水。

2.每周保证一条鱼
鱼肉中含大量的Omega-3脂肪酸,有助于改善大脑健康,提高记忆力。对65岁以上老年人来说,吃鱼还可降低发生老年痴呆的危险性。

3、 把坚果当零食
与不经常吃(或根本不吃)坚果的人相比,每周食用几次坚果的人死亡风险会降低。这是因为,坚果富含抗氧化剂、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它们有助于降低患上心脏病的风险。饮绿茶多过红茶

4、 坚决向烟酒说“不”
烟、酒能别沾就别沾,能戒就早点戒,受益的不止是你,还有全家人。吸烟是所有危险因素中导致肿瘤第一位的因素,它可以导致除肺癌之外的数十种肿瘤。酒精可以致癌,并且至少与七种癌症相关!

5、控制油、盐、糖用量
培养清淡的饮食习惯,少油、少盐、少糖才是我们健康生活的基本保障。《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油:每人每天不超过30克。盐:每人每天不超过6克。糖:每人每天不超过25克。

6、不要总吃剩饭剩菜
隔夜剩菜中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被大量破坏,还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1、坚持每天运动
一周3到4次的大步快走,一次40分钟以上,如果能够每天坚持就更好了。也有很多人工作日不运动,周末出去大练一次,这样还不如每天锻炼半小时效果好。

2、快走是最好的方式
健步走,是一种低廉、低风险、很方便而且健康收益高的有氧运动方式,能助减肥、降三高。有研究显示,健步走还能预防多种癌症。

3、不要久坐
美国癌症协会在美国流行病学期刊的一项研究表明:久坐容易增加14种疾病致命风险!包括:癌症、心脏病、中风、糖尿病、肾脏疾病、肺部疾病、肝脏疾病、消化疾病等。与每天坐不到3小时的人相比,如果一天坐6个小时或者更久,过早死亡的风险会增加19%。建议每坐1小时就站起来动一动。




1、熬夜就是熬命
保证睡眠就是在保证寿命。最好在23时之前入睡,所以在22:00时左右就开始准备睡觉了。瑞典科研人员的一项长达15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不能每天保证7小时睡眠者的早亡风险要高出正常睡眠人。

2、 每天睡个子午觉
哈佛公共健康学院对2.4万名成年人的研究发现,与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会降低40%。人体除夜晚外,白天也需要睡眠。

3、睡前泡脚就是吃补药
热水泡脚,胜吃补药。热水泡脚可以改善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环,调节各内分泌腺体分泌各种激素,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改善睡眠。

4、夏季睡觉也要盖被
人体脏器十分喜暖怕凉,对温度非常敏感,即便在非常热的时候,也会因受凉发生腹痛、腹泻。胸背还有很多重要穴位,受凉后容易产生肠胃、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的种种疾病。

5、电器别放床头
原则上任何的电器用品都应该远离你的床铺。有人总抱怨出门时候睡眠质量不好,有时候可能是宾馆的床铺附近放置了电暖器、电风扇、空气清新机、空调等电器。要知道,一个小型电暖器的磁场就可以高达200mG以上,会影响我们的睡眠。

卧室最好少一些电器用品,如果需要用,最好放在离床至少1米远的地方,睡前半小时也不要再玩手机,将大脑腾空,发发呆、按按摩、伸伸懒腰,就可以踏踏实实地睡觉了。


过度医疗是医疗卫生行业的毒瘤,拔除这颗毒瘤既需要制度、医生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咱们自身的具体一定的医学常识,以及一个健康的身体,大家不妨从饮食起居的改变做起,少进医院,远离过度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由中草药文化团队负责审核。

免费查中药点击大字
中药大全查询表

有价值公众号推荐


 抢先关注,再收藏!

多一个人看到,就多一份健康!

如:安息香、艾叶、艾草、阿魏、阿胶、布渣叶、白扁豆、补骨脂、薄荷、萹蓄、鳖甲、冰片、扁豆、崩大碗、贝母、萆薢白芷、白药子、白头翁、白鲜皮、白术、蝉蜕、穿心莲、刺五加、独活、太子参、党参、杜仲、独脚乌扣、独脚金、冬葵子、豆豉羌、冬瓜子、东风桔、豆豉、冬瓜皮、丢了棒、丁香、地骨皮、地榆、冬虫夏草、地肤子、地菍、蜂蜜、防己、伏龙肝、浮小麦、番泻叶、锡叶根、刀豆壳、当归、大叶双眼龙、淡竹叶、丹皮、大叶蛇总管大黄、黄芪、枸杞海螵蛸、寒水石、槐花、滑石、旱莲草、黄药子.....上千位中药....更多

☛有任何问题,请留言,我们一定会一一整理发布!

✍您点的每个"分享"都是对中草药文化支持~么么哒❤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