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3043字 预估阅读时间:4分钟
感冒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尽管它只是一种小病,但是,很多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常常难以药到病除,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对症下药。
其实感冒也分为好几种,比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体虚感冒等,每一种感冒都具有不同的病症。患者在治疗时,必须针对不同的症状使用相应的中成药,这样才能药到病除。
选错了药,药效可能大打折扣,甚至加重病情。
1、小柴胡颗粒--和解少阳剂
黄芩清肝胆之热,为臣药;
党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扶正祛邪;
生姜、半夏和胃降逆,共为佐药;
2、防风通圣丸--表里双解剂
方中麻黄、荆芥穗、防风、薄荷疏风散表,使外邪从汗而解,共为君药;
诸药合用,汗下清利四法俱备,共奏解表通里,清热解毒之功。
3、九味羌活丸--辛温解表剂
九味羌活丸由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甘草、地黄九味药组成。
方中羌活辛温芳香,散寒祛湿,为君药。
防风祛风除湿,苍术温燥除湿,两药助羌活以发汗除风湿,合为臣药。
细辛散寒通络止痛,白芷祛风散寒,川芎散寒祛风止痛,此三药助君臣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均为佐药。
生地、黄芩清泄里热,并防诸辛温燥烈之品伤津,为佐药。
4、银翘解毒丸(颗粒)--辛凉解表剂
甘草调和诸药而兼使药。诸药共用,共奏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之功。
风热感冒是一种与风寒感冒相反的感冒类型,是由于风热之邪侵犯体表,使肺气失和所致的,这在中医里称为“风热犯表证”。
风热感冒的主要症状就是发热比较严重,身体也会微微有点汗,口干口渴,嗓子肿痛,鼻涕又黄又浓。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咳嗽、咯黄痰、便秘、尿黄等症状。
风热感冒患者的热象是非常明显,中医治疗风热感冒的关键就是要清热,把热邪从体内清除出去。因此,我们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就要选那些能驱热邪的感冒药,专业说法就是辛凉解表药,像银翘解毒丸就比较合适。
5、藿香正气水--祛湿剂
藿香正气水由藿香、紫苏叶、白芷、苍术、陈皮、厚朴、茯苓、大腹皮、半夏、桔梗、甘草等组成。
使以甘草调和诸药。主要起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
藿香正气水可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对于胃肠型感冒效果很明显。
香正气水既能治外之湿,又能治里之湿,并能祛风散寒。藿香正气水除了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暑湿感冒、胃肠型感冒等外,还有很多妙用呢,比如外用治疗足癣病、小儿呕吐、小儿腹痛、阴部瘙痒、疖、慢性荨麻疹等,口服用于治疗晕车晕船、调理肠胃等。
6、参苏丸--扶正解表剂
诸药共凑疏风散寒,祛痰止咳之功。用于体弱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逆、乏力气短。
体虚感冒的特点是反复发作,感冒持续时间长,缠绵难愈。对于体弱的老人、幼儿,工作紧张劳累,长期缺乏锻炼的人群容易得这种感冒。这些患者多由于正气不足,卫气虚而不能固表,容易感受外邪而感冒。
中医对于体虚感冒的治疗,不但要驱邪解表,还要兼用补法,也就是要扶正气,参苏丸正是这样一种治疗年老体弱或气虚而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的常用成药。当然,如果是外感风热或阴虚外感,那就不适合用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由中草药文化团队负责审核。
有价值公众号推荐
抢先关注,再收藏!
多一个人看到,就多一份健康!
如:安息香、艾叶、艾草、阿魏、阿胶、布渣叶、白扁豆、补骨脂、薄荷、萹蓄、鳖甲、冰片、扁豆、崩大碗、贝母、萆薢、白芷、白药子、白头翁、白鲜皮、白术、蝉蜕、穿心莲、刺五加、独活、太子参、党参、杜仲、独脚乌扣、独脚金、冬葵子、豆豉羌、冬瓜子、东风桔、豆豉、冬瓜皮、丢了棒、丁香、地骨皮、地榆、冬虫夏草、地肤子、地菍、蜂蜜、防己、伏龙肝、浮小麦、番泻叶、锡叶根、刀豆壳、当归、大叶双眼龙、淡竹叶、丹皮、大叶蛇总管大黄、黄芪、枸杞海螵蛸、寒水石、槐花、滑石、旱莲草、黄药子.....上千位中药....更多
☛有任何问题,请留言,我们一定会一一整理发布!
✍您点的每个"分享"都是对中草药文化支持~么么哒❤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脾胃虚弱怎么办?一定要在饮食上注意,常吃这几个食物养护脾胃之
来源 | 广东中医药(综合自本文内容综合自广东省中医院、罗颂...(683 )人阅读时间:2023-09-12祛痰除湿离不开这个方,这个方子能燥湿能化痰,标本兼治,散中有
作者 | 小柚“痰湿”一词几乎家喻户晓,祛湿的各种养生方、食...(1010 )人阅读时间:2023-09-12早起三不要,饭后三不急,睡前三不宜
来源 | 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健康时报中医养生主...(662 )人阅读时间:2023-09-11病多常因阳气不升,这个方子专门升阳气,健脾胃,脾胃好了,湿气
近期有个患者朋友来找我,说一定要给她看看这是怎么了,她觉得自...(824 )人阅读时间:2023-09-11